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快零工市场建设,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零工供需对接”精神,加大对零工群体的关心关爱关注力度,2022年10月,达川区“暖心之家 f零工大本营”在全市率先投入运营。运营以来,逐渐成为了群众就业的新聚集地,为促进充分就业、补齐民生短板做出了巨大贡献。
注重调研先行新规划。一是明确方向强功能。聚焦城市零工群体需求,明确建设的方向目标,打造集政策咨询、求职登记、教育培训、用工维权等多维一体的零工大本营。二是全面摸排明底数。达川区有大约2000名零工,以本地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下岗职工为主,主要从事物流运输、建筑装修、搬运安装、家政护理、保安保洁等工作,年龄集中在45—60岁之间,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及以下学历。三是科学选址广辐射。综合用工市场、道路安全、市容市貌等因素,选择人流量较大、交通便利的地区,将原居保局大厅改造为“暖心之家 零工大本营”,在五金机电市场进出口、石家湾盛世小区路口、升华街健康巷口规划了3处“零工驿站”,形成集聚效应,辐射更多零工群体。
强化党建引领新发展。一是建立组织堡垒,夯实党建根基。落实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基层党建工作新要求,适应新业态蓬勃发展趋势,2022年8月在全市率先成立零工行业党委,形成“行业党委 社区党委社会组织”三方联动新格局,选优配强党建指导员,提升“两个覆盖”质量。二是优化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效能。“学”,定期组织开展党员教育、“三会一课”等活动,组织观看红色电影、警示教育、阳光问廉等节目,提高零工党员思想认识。“议”,在了解零工群体需求后,召开党员大会、联席会商议,做到事从民来、有事可议、有事必议。“办”,对于能够直接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超出党委能力范围的问题上报区委、区政府、市人社局。三是强化先锋示范,带领主动参与。注重发挥零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零工参与社区治理、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联系周边零工群体收集就业需求,反馈岗位信息,对街头、路边揽活的其他零工进行文明劝导,引导其到“零工大本营”接受专业化就业服务,带动零工群体实现就业,推动零工行业规范化。
实施企业运营新模式。一是引入第三方运营专业化。在政府主导下,引入第三方专业人力资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加大零工信息归集推介力度,提供零工求职、职业指导等专业服务。二是打造一站式服务标准化。对接企业和就业人员,通过电子屏幕、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发布零工招聘信息,融入劳动维权、服务代办、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化解企业招工难和零工就业难,确保“零工大本营”有序运转。三是形成并进式考核规范化。既在“督”上推动,督进度、抓质量,又在“导”上引领,出点子、想招数。实行每季度考核管理,指导监督运营公司不断健全服务制度、完善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
探索灵活就业新路径。一是“达川代办”总领就业帮扶,紧盯零工群体需求,延伸民生服务,在零工大本营内开设“达川代办”功能,详细梳理零工咨询求助较多的事项,形成了12项“达川代办 f零工菜单”,并积极联合多部门共同推动更多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大本营参与事项代办,减少零工跑路。二是平台搭建促进灵活就业。依托“零工大本营”,一月一主题,每月初开展不同行业的专场招聘会,邀请用人企业现场面试。并引入职业培训学校参与互动,进行培训政策、岗位宣讲以及免费职业体验,现场登记培训需求,做到宣传有声势,展示有特色,互动有氛围。三是培训赋能增强学以致用。聚焦技能培训,创新“线上线下相衔接、分散学习集中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侧重在养老、护理、家政、餐饮等领域,开展范围更小、时间更短、内容更精的技能培训,提高零工就业能力,实现就业人数月月有进展。
优化暖心服务新动能。一是做优功能布局。在大本营内设立信息登记、就业发布、法律维权、阅读休闲4个功能区,免费提供饮水供给、纳凉取暖、餐食加热、临时休息、手机充电、读书阅览等服务,让零工群体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二是做好节日慰问。开展“2023年达州市达川区温暖回家路慰问活动”,为区内零工发放温暖大礼包,送上新春祝福,过暖心幸福年,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三是做强权益保障。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要求,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作用,联合总工会做好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针对零工群体合法权益容易遭受侵害,着重处置工资发放不及时、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坚决维护零工群体的合法权益。
今后,零工行业党委将依托零工大本营为载体,坚持以党的二十大为指引,在劳有所得、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以服务零工为宗旨,让服务工作更加精细,服务范围更加精准,让务工更有尊严、服务更有温度、城市更加文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