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惠风和煦、春意盎然,自达川区应急管理局开展“学雷锋活动月”以来,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批志愿者深入联创单位石家湾社区开展“七清”及创文宣传工作。这天下午,当应急局党员志愿者黎华桥同志走到怡景小区D栋一底楼老旧门市,他习惯性地询问着:“请问有人在吗?”
“有啥子事?”从门市里面黑暗处蹒跚地走出一位老人,警惕性地反问着。
“老人家,你怎么不开灯呢?门市这么黑,莫摔倒了哦。”
“也不晓得这个灯怎么回事,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不亮了,我还不晓得今晚怎么办哦。”老人无奈地说道。
“你家人呢?叫他们来检查一下噻。”
“他们都不在达州哦,我一个人…唉!…”老人神情黯然、欲言又止。
“那我先给你检查一下?”黎华桥同志安慰道。
今年36岁的黎华桥,2022年10月复员转业到应急局,从部队的老兵到现在的“新人”,这样一个一脸质朴、不苟言笑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军人的热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没事,我给你弄好,免得你晚上摸黑,你先等会儿,我去就回。”他用他在部队学到的些许电工知识为老人检查完电灯故障,耐心地说着。
10分钟后,他从附近的五金店自掏腰包买来了电线、灯泡、开关等材料,借来工具,“叮叮咚咚”在屋子里忙活起来。半个小时后,小屋的电通了、灯亮了。
“好了,老人家。”
“谢谢,太感谢你了!!买哪些东西,多少钱?我得给你!”老人先前的愁容早已挥之而去,化作满面春风、笑逐颜开。
“老人家,都是小事哈!你一个人在家,平时多注意安全,有什么事记得跟社区工作人员或者联系我,这是我电话。哎,差点把正事忘了,现在全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些调查问题问问您,是否知晓……”黎华桥同志一番关切后,才想起差点忘了这次开展志愿服务创文宣传的事。
“谢谢你,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文明城市创建我肯定晓得噻,现在城市环境越来越好,我肯定支持政府的各项政策……”看到这个额头布满汗珠的年轻人,老人满口都是感激之言,一再追问着他的姓名和单位。
“现在正值‘学雷锋活动月’,我不过是一名普通的雷锋志愿者罢了,老人家,我以后还会来再来的!”黎华桥迈出小屋随口答道。
彼时,日渐西退,一缕余晖洒在不远处的山头上,万家灯火即将亮起,而他,在今天用平凡之举,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