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达川区应急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3-02-21
点击数:

油菜菌核病又称油菜“烂秆病、白秆病”,是影响油菜高产稳产和品质效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发病后植株易形成“半枝枯”“烂秆”“空杆”等病害症状,导致产量和品质降低。据监测,田间菌核于1月17日始见萌发,比去年早10天,目前子囊盘萌发进入始盛期,与油菜花期吻合度高,田间叶病株率5.0%。据气象信息分析,预计盆地东北部春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0%-20%,有利病菌子囊孢子萌发、传播和发生流行。综合油菜品种、菌源、生长势和春季气象等因素分析,预计今年菌核病总体中等发生,感病品种和湿度较大区域将中等偏重发生。

油菜初花期是预防菌核病关键时期,菌核病常在结荚后期症状表现较突出,易忽视和错过初花期的施药预防措施,各地要加强宣传指导,及时抢晴抓好病害预防工作,减轻病害损失,促进油菜提质增效。

一、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摘除基部病老黄叶,清除杂草,及时理沟排湿,增强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2、化学防治:抓住油菜始花期施药,避免造成蜜蜂中毒和伤害,于油菜初花期,亩用40%菌核净100~150克,或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80克,或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克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感病品种及湿度较大的种植区域需分别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防1次。

二、防治注意事项

1、由于油菜花期田间施药难度较大,各地应做好辖区内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有条件的区域要积极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浓度科学安全用药,按照“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合理施药”的原则开展油菜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

2、施用农药时,要按照农药安全操作规程科学施药,做到科学安全合理用药,确保施药均匀,施药及时、周到、高效,注意授粉昆虫、施药人员及作物安全,防止蜜蜂、人畜中毒事故发生。同时,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塘、库、堰、河流等地丢弃剩余农药、废弃液、农药包装物,或者清洗施药器械。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