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区植保植检站近期调查,油菜病虫害以蚜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叶面害虫以及霜霉病等为主,叶面害虫平均被害株率11.2%,百株虫量8.6头,重害田块被害株率26.7%,百株虫量35.0头,霜霉病病株率6.7%。受近一周多阴雨日天气影响,油菜田间湿度增大,有利于田间多种病虫草害萌发滋生,易造成油菜叶片出现缺刻、网状孔洞、缺苗缺窝等现象。为此,各油菜生产区,要注意及时加强油菜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草害,确保油菜苗全苗齐苗壮。
一、防治方法
1.加强田管措施。理好田间主沟、厢沟、背沟、边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停田干,及时中耕松土,降低湿害和减轻草害,早施提苗肥,结合追肥查苗补缺,创造有利幼苗正常生长的环境条件。
2.科学防除杂草。油菜田杂草主要有棒头草、看麦娘、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以及猪殃殃、繁缕、扬子毛茛、碎米荠、野芥菜、大巢菜、齿果酸模、蛇床、清明草等阔叶杂草。
杂草防除方法:加强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提高油菜对杂草的竞争力,尽快封垄。对翻耕整田较迟,即将移栽油菜的田块,可在油菜播前或移栽前1~2天针对萌芽状态和将出土的杂草,选用90%乙草胺40~60ml 或50%乙草胺乳油100亳升,或精异丙甲草胺等常规用量对水50公斤进行土壤喷雾处理。油菜移栽成活扎根返青(约栽后15-20天)至开盘前,一般在油菜6~8叶期,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针对不同杂草种类,开展选择性化学除草。以看麦娘、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选用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等药剂对水喷雾防治;对以繁缕、猪殃殃等阔叶杂草为主的甘兰型油菜田,选用草除灵等药剂茎叶喷雾处理;以稻茬菜、大巢菜、小飞蓬、清明草为主的油菜田,可选用二氯吡啶酸(不适用于芥菜型油菜)等药剂茎叶喷雾处理;对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合发生危害均重的甘兰型油菜田,选用草除灵与烯草酮、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复配制剂对水喷雾防治。
3.科学防治病虫。在病虫害发生初期,科学合理施用生物、化学药剂防治,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对有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甘蓝夜蛾等叶面害虫发生的油菜田,抓住卵孵高峰至低龄幼虫盛发期,及时选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f 茚虫威、虫螨腈等药剂防治;蚜虫有蚜株率达60%或百株蚜量1000头以上的田块,及时选用吡虫啉、吡蚜酮、溴氰菊酯等药剂对水喷雾防治;油菜霜霉病发生初期,及时摘除病老黄叶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选用烯酰吗啉、丙森锌、甲霜灵锰锌等药剂对水喷雾防治。
二、注意事项
开展化学防治时,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限用的农药。使用农药时,应认真阅读农药标签上的使用说明书,做到对症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稀释兑药时,要对药剂包装袋或瓶内残留农药,进行3次以上清洗,防止农药残留,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塘、库、堰、河流等地丢弃剩余农药、废弃液、农药包装物,或者清洗施药器械,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施药防治时,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科学合理安全施药,确保施药作业人员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作物安全;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应进行集中回收处理,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化学除草选择药剂时,注意选择安全高效除草剂及其助剂,避免多年连续单用某一种除草剂,注意交替轮换使用或混配使用杀草谱或作用机制不同的除草剂,抓住防治适期用药,防止出现药剂超剂量使用,施药时,尤其注意不要使药液飘移到附近其他作物田,抓住晴暖天气加以防除,确保作物安全生长和除草剂药效的充分发挥,避免在冷空气阶段用药,以免造成药害事故;喷雾器使用后要注意彻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