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桥镇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的通知
来源:达川区石桥镇
发布日期:2022-10-28
点击数:人次

石府发〔2022315



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

为积极应对我镇辖区内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准备,依法、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预防和救治工作,最大程度减小新冠肺炎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危害。现将《石桥镇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人民政府

                            20221024

 

石桥镇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等编制。

二、启动条件

周边地区发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镇公共卫生安全。

三、工作原则

以由镇党委统一领导,实行属地管理工作原则,明确各组人员分工负责,通力协作;以预防为主,做到防疫工作常备不懈,依靠科学,依靠法治,依靠群众,面对潜在风险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治,有效控制。

四、人员分组安排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王兴勇

副组长:白雨鑫

成员:全体班子成员、范小波、周思长、徐正亮

主要职责:

1.负责全镇协调调度。

2.负责现场调度、秩序维护、后勤保障、风险评估等工作。

3.综合评估各环节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

(二)流调组

组长:侯育青吴朋

副组长:张阳潘俊宇赵约知

成员:相关村(社区)驻村工作组、党组织书记、小组长

主要职责:

1.流调溯源,追踪传染源的活动轨迹。

2.评估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划定风险区域。

(三)核酸检测组

组长:白雨鑫

副组长:兰明、余本东、唐铭成、侯育青、李东林、李小琼、赵贤成、鲜艳

成员:赵约知、张德礼、邹伟、张述中、潘飞宇、张川、贾小兵、陈文明、刘倩、叶科娟、鲁尚君、任心雨、杨清清、刘伟、孙永红、李霞、符代国、杜秋霞、潘远东

主要职责:

1.制定可操作性的核酸检测计划,确定核酸检测范围,确保风险人群24小时内完成采样和检测。

2.组织好核酸检测力量,包括集中核酸采样组,上门核酸采样组,机动核酸采样组。

(四)消杀组

组长:兰明

成员:李美特、周宝、唐廷轩、杨华安、曾强、任思勇、贺勇、周艳、孙永红、谢付培、薛本东

主要职责:

1.定时对所有交通卡口、公共场所等重点场所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消毒记录。

2.负责对风险通道及风险人员有可能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应急消毒。

3.负责对隔离场所进行消毒。

(五)隔离工作组

组长:余本东、李东林、赵贤成、程亮

成员:王东、鲜艳、符金山、王凌华、赵建全、吴万忠、王正勇、郭甘泉、靳寿华、黎家平、赵贤忠、潘传伟、沈军、庞果、李红林、赵约知

主要职责:

1.疫情发生后,搭建隔离通道和人群疏散通道,避免交叉感染,立即组织风险人员隔离和初步诊断。

2.负责隔离场所的征用调用和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应隔尽隔。严格实施单人单间隔离,实施硬隔离,符合三区两通道要求。

3.严格做好隔离场所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垃圾清运等工作。

(六)信息报告组

组长:李小琼、蒋康

成员:赵约知、周思长、徐正亮、王卓然、罗澜鑫、王蓉蓉

主要职责:

1.排查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出现疫情后,及时联系定点医院,并及时通知家属。

2.按规定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卫健局、区疾控中心报告情况。

(七)秩序管控组

组长:兰明、余本东、唐铭成、侯育青、李东林、李小琼、赵贤成、鲜艳

副组长:程亮、李丹丹、陈正兰、姚德海、李江、李世兵

成员:相关村(社区)驻村工作组、村(社区)干部、小组长

主要职责:

1.负责疫情发生后隔离场所秩序维护、场镇社区人员管控。

2.负责交通卡口点执勤安排,严格进出,减少人员流动性。

3.负责石桥辖区内公共安全。

(八)工作督查组

组长:吴朋

成员:瞿和、李汗辉、黄凤云

主要职责:

1.督查各部门是否按规章制度进行疫情防控。

(九)舆情监测及宣传组

组长:侯育青

成员:徐正亮、熊海浪、鲁红岑、王新宇、乐涛、尹仕禄、张德富

主要职责:

1.及时报告和发布疫情信息,避免引起群众恐慌,稳定群众情绪。

2.打击造谣生事行为。

3.隔离进行医学观察的风险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4.普及疫情防控相关知识。

(十)后勤保障组

组长:白雨鑫

副组长:徐正亮、周思长、范小波、田中文

成员:黄国双、靳朝均、何茂林、唐柏苏、杨青松、付豪、龚君君

主要职责:

1.根据辖区实际,在疫情发生前做好常规防疫物资储备工作。

2.负责疫情发生后所有物资供应。

五、疫情应急处置

疫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指挥体系,迅速完成常态和应急机制转换统筹调度资源,果断采取应对处置措施。

(一)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核酸检测。村(社区)一旦发现群众有发烧、咳嗽、乏力等疑似新冠肺炎病症,村社干部应立即组织人员,做好防护,立即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复核(期间对发热患者进行单人单间隔离,连续两次间隔时间24小时以上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并立即把相关情况报告给综合协调组。

(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阳性人员复核确认后,立即启动疫情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必要防护措施,并马上开始流行病学调查。流调小组根据工作分工开展工作,采取现场流调和电话流调相结合的方式,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个案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三)分析流调结果,全面开展环境消杀。通过流调掌握发热患者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行动轨迹等情况,全面开展流调溯源,消毒消杀组对确诊患者发病前3天至隔离治疗前到过的场所,以及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空间较小且通风不良的场所进行封闭。开展全面环境消杀,消毒消杀组对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点、居住点、公共场所及其他可能受污染的交通工具和重点场所等涉及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链条、彻底消杀。

(四)划定风险区域。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原则上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调研判结果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风险区域范围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划定,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低风险区人员离开所在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五)严格管控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密切接触者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加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以下简称“7 3”管理措施),应安排专用车辆在8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做到应隔尽隔、应隔快隔。及时掌握转运进展,坚决杜绝感染者与密切接触者共同转运。转运过程中做到有序就座,控制同车人员数量,尽量保持间隔,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及车辆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发生较大规模疫情时,为缓解集中隔离点资源严重不足,对密切接触者可采取“5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加5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2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隔离管理期限自末次暴露后算起,解除集中隔离后应点对点闭环返回至居住地。

次密接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次密接人员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且对应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可于第7天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将次密接人员调整为密切接触者,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

(六)灵活管控人员聚集地的非密接、非次密接人员。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共同暴露于婚(丧)宴、餐馆、超市、商场、农贸(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和密闭场所,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次密接判定原则的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经风险评估对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采取核酸检测措施。

(七)严格管控辖区内外的人员流动。非疫情发生地,也应主动排查中高风险区域流入人员,防止疫情蔓延扩散。秩序维护组立即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实行交通管制,专人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查证、测温、验码、扫码、询问、登记、消毒等措施,实行只进不出封控措施,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扩展到镇内其他村。

(八)做好舆情监测工作。信息报告组及时将最新的疫情信息报告给综合协调组,及时做好对可能出现的舆情的正确应对,引导村民群众相信政府、相信科学,坚定疫情防控必胜信心。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在网上发布不利于疫情防控的不实信息,有问题合理合法反映,对借此造谣生事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九)实施全员核酸筛查。核酸检测组组织开展发生疫情的村、疫点、疫区等封闭管控范围内人员全员核酸检测,镇政府协助设置样本采集地点和核酸检测点,协调有效配置核酸采样检测队伍,分区域、分时段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组织开展多轮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

六、应急预案终止

根据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结合实际情况和疫情形势,对疫情进行分析研判,动态调整防控策略与措施,并综合评估适时提出终止应急预案的建议。

七、附则

本预案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