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2022年,乡村振兴接续前行。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达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派驻管村镇杨岩村、户坪村的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产业带动、部门帮扶、基层治理的助推作用,举全局之力抓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出彩出色出成效。
坚定信念,当好“政策明白人”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一脉相承,但又有所不同,以前扶贫是挨家挨户地做,现在乡村振兴是必须要从全村角度统筹考虑,大家一定要熟悉掌握各级政策,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统筹指挥能力和拓宽眼界学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机关党委书记周小敏在乡村振兴专题工作会上对驻村工作队说道。
今年来,局党组全面响应中央、省、市、区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决策部署,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学习会5次,党组书记亲自挂帅帮扶工作,深入村社院落,驻村队通过开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结合杨岩村和户坪村实际,因地制宜,详细制定《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计划》。派出的4名帮扶干部,工作与单位完全脱钩,党组织关系一律转至村党支部,吃住全部在村上,通过强化帮扶指导,迅速融入角色,理清工作思路,宣传惠民政策,帮助解决群众困难等,切实做到驻村帮扶,真帮实扶、真抓实干。
发展经济,当好“致富引领人”
“我以前在江苏工作,2021年我返乡创业投资建起养猪场。这一年多来,村社干部全程服务帮我跟进,找资金、找政策,克服了很多困难,目前养猪场经营还不错,2022年预计出栏肥猪2200头,预计总收入300多万元”。达州市达川区富家榜农场的法人周江木一边高兴地说,一边为驻村工作队的服务点赞。周江木是达川区管村镇户坪村4社村民,也是一名中共党员,一直有返乡创业的想法,户坪村第一书记刘剑了解后多次结对联系,帮助周江木筹集资金购买仔猪,该养猪场的顺利运营也带领了附近村民共同致富。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达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根据管村镇政府的规划大力推进柑橘产业种植、协助盘活帮扶村闲置集体财产,开发适合村发展方向的集体经济,确保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驻村工作队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把各方乡贤精英招回来,以“龙头企业 农户”的模式,一个企业带动当地农民10户,每户净增约2000元的收入。开发村集体产业和专业合作社藤椒基地500余亩,年收入比去年增收15万余元,助力村集体和农户增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心系群众,当好“群众贴心人”
“最近身体都好吧?今年家里的种植养殖业还行吧?娃娃学习还能跟上吗?在外务工人员的收入情况怎么样?目前家里有没有啥困难?……”这是达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帮扶干部张进在走访入户时的亲切问候。按照结对帮扶工作要求,区综合执法局干部职工每月进村入户积极参加结对帮扶工作,务求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驻村工作队根据日常走访和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收集问题,列出困难清单,对村民的急难愁盼一步一步解决,一个一个落实。今年以来,邀请农业专家改良椪柑、塔罗科血橙树柑橘品种15亩,协调解决村委电力基础设施排危工作2处,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700余亩、撂荒地整治260亩,新建桥梁1座、硬化院户路1.5公里、维修山坪塘2口,修建花椒产业大道和生产路各1公里、蓄水池3口,改换自来水表200台,发展新柑橘品种200亩,发展生猪养殖大户2户,帮扶工作高效开展。
埋头苦干,当好“环境守护人”
“杨岩村主要干道两旁杂草杂树太多,影响产业发展和周边人居环境。我们驻村队同村支两委共同组织了21名村社干部、村民,通过连续10多天的整治,把主干道的柑橘树亮出来,把环境美起来了。”杨岩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全说道。
今年来,杨岩村和户坪村逐步完善了村级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和覆盖全村、各级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村干部包片、小组长包组、党员联户包路段,村里事事有人管、有人干,每月开展1次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活动,主要对村内的村道进行清扫治理,对种植园区内的杂草进行清除,对村民房前屋后杂物乱堆等问题向村民开展宣传劝导。同时,以环境治理为着力点,利用“党员活动日”和“村道清洁”志愿服务、入户宣传等活动为抓手,实现以环境提升带动乡村振兴。帮扶干部在开展走访的同时,强化对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生活垃圾治理的宣传,让村民逐步形成想改变乡村风貌愿改变生活环境的意识,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造更加干净、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下一步,达川区综合执法局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集中力量系统推进,继续抓牢抓实抓细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发挥局驻村帮扶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为我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综合执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