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文体旅局多措并举促进达川体育发展
来源:区文体旅局
发布日期:2022-10-24
点击数:人次

  近年来,达川区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场地设施、全民健身活动品牌、体育人才队伍“三大提升行动”,倾力打造“设施更完善、活动更丰富、服务更优质、群众更满意”的全民健身供给体系,城乡全民健身活动热潮涌动,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川省首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等殊荣。

      一、大力实施体育补短板工程。认真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着力完善本级、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综合体,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覆盖。规划建设小河嘴全民健身综合体、雷音铺体育公园、仰天湾体育公园、达川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翠屏山青少年活动中心,雷音铺环山(登山)健身步道。每个乡镇至少建有一个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行政村(社区)建设室内、室外健身设施的多功能运动场,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主城区体育基础设施1馆1场1池1中心1公园全面建成,赵家大堰等10个乡镇文体活动广场,318个行政村94个社区全民健身器材路径实现全覆盖,全区各级各类体育场地2039个,体育场地面积达213.5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7平方米。

  二、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常态化开展参与面广、趣味性强、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赛事活动,2022年举办了“相约冬奥 助力全民健身”技能展示、庆祝“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0周年、全民健身日系列、“全国县域足球赛”“百城千乡万村 f 社区”系列等活动。各单项体育协会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技能培训和展示活动等,通过创建健身秧歌街道、太极拳(剑)社区、柔力球小区等特色体育街道和社区,不断丰富群众体育活动。全区常年参加体育运动人数达32.3万人次以上,占全区总人口的35.8%以上。参加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健身气功获团体第三名;参加市第十八届老年人运动会,获广场舞(操)自编套路金牌、规定套路银牌,羽毛球男子双打冠军。深入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区职中、石桥、安仁等地建立体育非遗项目传习基地,开展法门武术、翻山铰子、安仁板凳龙等体育非遗传承项目走进校园活动。安仁板凳龙更是亮相省运会优秀体育文化节。

  三、着力提升后备人才队伍。一是壮大教练队伍。将达州中学、届中跆拳道素质教育等学校作为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聘任在校体育老师为我区少儿体校兼职教练,其中跆拳道在省十四届运动会上刘思怡取得了男子乙组42-44kg级冠军,并输送刘思怡和何金骏到省跆拳道运动队。二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跆拳道、曲棍球和游泳、气排球等专业教练,普及推广相关项目。三是每年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300人次以上,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00多名。力争到2025年,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0.9块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19名,群众体育引领员队伍达到0.9万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