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县干部作风整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达县蚕桑局自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以来,在达县干部作风整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达县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督导组和农业局的精心指导下,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思想发动,把握总体目标和要求,坚持工作步骤,创新工作方法,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达县”、“为民、开拓、务实、清廉”和“五查五整治”的要求,结合学习讨论阶段的心得体会、查找问题阶段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和查摆出的问题、差距、不足,制定切实有力的整改措施,扎实深入进行整改,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制度,基本实现了全局干部职工“思想明显进步、作风明显转变、纪律明显加强、工作明显改进、形象明显提升”的整改目标,基本完成了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全部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做法:
1、明确活动主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新要求和新部署的重大任务;是建设富裕、开放、和谐达县的重要保证;是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高执政能力的紧迫需要;是解决我县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上来,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查找并下大力气解决干部队伍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营造“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浓厚氛围,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次作风整顿活动中来.一要深入自查,找准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要发扬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执行意识、廉洁意识。三要强力开展“五查五整治” 即查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整治对待群众冷漠生硬、麻木不仁的问题;查干部队伍的纪律作风,整治干部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问题;查干部队伍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整治执行能力不强、执行水平不高的问题;查党政机关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整治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问题;查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力的问题,扎实推进干部队伍作风整顿。
2、加强学习教育: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按照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要求,蚕桑局一班人为保证全体干部职工思想到位、工作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多次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工作,切实做到早宣传、早发动、早提高,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宣传教育,学习培训放在首位。力争在“早”字上下功夫
一是早发动:2月12日召开动员会,及早启动蚕桑局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工作。
二是早宣传:蚕桑局在宣传硬件建设上狠下功夫,开办了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宣传专刊,创办了学习园地,营造了局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氛围。
三是早提高:通过思想发动、专题学习、组织讨论、效果检测四个环节,使全体干部职工迅速进入了状态,提高了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认识,明确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3、制定实施方案:在每个阶段,蚕桑局干部作风整顿建设领导小组都认真按照县委作风整顿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及时制定阶段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打有准备之仗,做有准备之事,在每个阶段都做到心中有数,为每个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4、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此次活动的开展,成立了以蚕桑局局长王传明同志为组长的干部作风整顿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职负责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组织、发动、开展等各项工作。
5、开展各项活动:
一是认真开展 “边学边论”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如何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如何落实“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实践活动;如何吸取大竹县“1?17”群体性事件的教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如何实施“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达县”;重点讨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干部队伍纪律作风问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问题、矛盾纠纷排查不力等问题;如何心系蚕农,真心实意为蚕农搞好服务,促进达县蚕业又快又好的发展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开展讨论,明确了中心发言人和发言材料。
二是认真开展“心系群众、亲民爱民”活动。春节前,蚕桑局对部门帮扶的永进乡10户贫困农户进行了慰问,对行业80名特困户、退休干部、军转干部、军属等进行了慰问。春节后,蚕桑局分别在石桥、赵家等地进行科技赶场,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栽桑养蚕书籍300余册;在石桥、亭子、马家等乡镇对进行春蚕养蚕技术培训。
三是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主要是对四川达县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原河市丝绸厂)、达县新星丝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原石梯缫厂)两个停产企业有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了仔细的排查,把一些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是认真开展以“干群相惜鱼水情深”为主题的“三个一”系列活动。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在作风整顿建设当中,深入开展了以“干群相惜鱼水情深”为主题的活动:
①是从2007年3月起,达县蚕桑局一班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开展了一次以“干群相惜鱼水情深”为主题的干群连心活动,主要是针对达县丝绸公司南北两个大院脏、乱、差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次环境大整治活动。经局班子会议研究,为了为民办实事,专门成立了蚕桑局南北大院整治领导小组,落实了具体责任人,将南北两个大院的化粪池、下水道、垃圾池等住户反映比较强烈的死角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改建,共计开支费用4.5万余元。同时,根据南北两个大院大多数业主的愿望,广泛征求意见,组织成立业主管理委员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加强对两个大院的管理,确保两个大院环境的优美、卫生和生活秩序的安全。此举得到了大院所有住户居民的称赞和好评。
②是为了扎实抓好蚕桑产业“一村一品”工作,促进全县蚕桑生产又快又好发展。蚕桑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村社,到田间地角,驻村蹲点,认真指导农户搞好桑树育苗工作,帮助他们耕田除草,帮助他们点播种子,耐心地给他们讲解蚕业发展形势,细心地给他们规划栽桑和养蚕,深得广大农户的好评。
③是以三月科技月为契机,到堡子、亭子、双庙等蚕桑基地乡镇广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广大蚕农朋友送去栽桑、养蚕等技术资料1.5万余份。我们的技术人员一到各乡镇,都受到了广大蚕农的热烈欢迎,他们都簇拥在我们的宣传台前,询问栽桑养蚕知识,求取养蚕技术精髓。我们的技术员都一一耐心地给他们做讲解和回答,每一位来咨询的蚕农都笑逐颜开地来,满意而归。
④是切实抓好河市、石梯两个停产企业下岗职工低保的申领和再就业工作,积极向民政等部门申报特困职工情况,争取困难补助金,为企业特困职工排忧解难,减轻他们的思想包袱。同时,积极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社会稳定。
6、组织民主评议:在每个阶段,都坚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邀请退休干部职工、丝绸企业对蚕桑局领导班子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个人的学习心得、作风剖析、整改措施等进行了民主评议工作。大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公正评议,蚕桑局领导班子、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普通干部职工每次民主评议结果都在称职以上。
二、重抓整改提高,确保活动实效。
1、认真制定整改方案。
一是针对第二阶段查摆出来的问题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班子集体整改方案,二是全体干部职工对照检查制定了操作性强的个人整改措施,三是领导班子成员都填写了具体的整改承诺书。从根本上促进了整改落实。
2、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
一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把科学栽桑养蚕知识送到乡镇、村社和农户家中。
二是开展春蚕生产技术指导活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村社、院坝,认真开展蚕前技术和蚕中技术指导工作,到目前,春季蚕种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发110张,小蚕共育704.1张,其中,福善镇共育面已达到100%,预计可增产蚕茧3500公斤,可增收6万元。
三是全力投入蚕业“一村一品”建设。认真贯彻执行达委发[2007]14号文件和达委[2007]67号文件精神,按照“栽植规模化,桑树优良化,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簇具方格化,效益最大化”的标准,转变工作作风,采取了三条措施扎实推进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的蚕桑“一村一品”建设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局长王传明同志为组长的蚕桑“一村一品”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蚕桑“一村一品”建设的组织、规划和实施;二是加大投入,全县已投入资金13万余元,为小蚕共育户配置小蚕网3000根,共育专用设施2500件套,蚕药1400袋,嫁接改造桑树100万株,调购桑种50斤,地膜1000斤,并出台了每培育一株合格苗补助育苗户0.06元,每共育一张蚕种补助共育费25元的优惠扶持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三是严格技规,全局统一印发了技术标准,安排了18名专业技术干部分别负责5个蚕桑“一村一品”建设村的技术服务工作,并制定了验收标准和考核奖惩办法,增强了技术干部的责任意识。“五?一”期间全局干部职工统一不放假,领导带头逐点检查,驻点人员天天到户精心指导,确保了各项技术的贯彻落实。到目前为止,全县5个蚕桑“一村一品”建设村已育桑种50斤,育桑苗100亩,共育小蚕704.1张,于5月6日全部出室分发到了养蚕农户,实现了村村小蚕共育化,养蚕数量在去年同期的基础上增长了20%。特别是福善镇在该镇官家村蚕桑“一村一品”建设的带动下,一举实现全镇小蚕共育化,养蚕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
。
四是搞好丝绸公司安置职工医保、社保的移交工作。2007年4月25日,达县丝绸公司破产还债清算组已与达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局签署了《关于达县丝绸公司安置职工医疗续保、退休人员医保移交的协议》,解决了丝绸公司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为顺利推进达县丝绸公司的破产改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3、建立机关干部作风长效管理机制。按照“五查五整治”的要求,密切结合查找问题阶段征集到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差距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制度、服务管理监督制度、清正廉洁监督管理制度、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等四大长效管理制度建设。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1、认识提高 。
通过整顿,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分析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任务,强调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党风廉政和干部作风建设,是事关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和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这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条规律性认识和经验性总结。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达县”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和干部作风建设,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老百姓看党风政风,首先看到的就是党员干部的作风。因此,加强干部作风整顿是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广大蚕业工作者工作作风的根本好转,是关系我县蚕业能否长足发展的法宝。
2、作风转变。
通过整顿,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根本转变。一是工作执行意识增强了,二是干部职工的为民意识增强了,三是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少了,务实精神增强了,四是开拓意识增强了,五是服务意识增强了,切实为蚕农办实事的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