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府发〔2022〕117号
各村(社区)、镇级相关部门:
为进一步开发冬闲田资源,减少冬闲田越冬病虫基数,提高秋冬季粮油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强粮食及油料、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种满种尽、综合利用”原则,提高冬闲田综合利用效率。今年开发冬闲田面积6040亩以上,其中翻耕水田1200亩,冬闲田扩种油菜、秋菜、小麦种植面积分别为1940亩、2010亩、890亩。
二、工作重点
(一)深入宣传发动。利用村村响、微信、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广泛深入宣传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秋冬种生产积极性。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和8月干旱影响,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应积极加快秋冬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扩大粮油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综合种养技术,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和畜禽养殖大户,利用冬闲田扩种黑麦草、紫花苜蓿等饲草作物,发展畜牧业。
(二)翻耕冬水田养鸭。稻田养鸭是一种生态型的种养技术,不但可以节省养鸭成本,而且鸭粪直接拉到田中可转换成有机肥,减少了环境污染,对土壤质量的改变和农作物的生长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既生态,又节约成本。这种做法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对土壤质量的改变和农作物的生长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水稻收获后的冬水田要割掉稻桩及时翻耕后筑边关水20cm养鸭。
(三)建立高质高效核心示范片。各村(社区)分别建立油菜50亩、秋菜50亩的高质高效示范片,带动面上秋冬季开发,提高冬闲田的种植效益。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小麦、油菜耕种管收应突出免耕、直播、机械化为核心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切实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四)实施土地流转开发冬闲田。要积极引导部分愿意从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企业、外出创业有成人员和一些种粮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把那些不愿种、种不好、种不了的农民承包的土地集中起来,规模开发利用冬闲田。遵循连片开发的原则,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季节性流转冬闲田,扩大冬闲田种植面积,力争应种尽种,种足种满。
三、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冬闲田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副组长,财政、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应急办、综合执法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协调、推进冬闲田利用,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冬闲田综合利用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冬闲田综合利用工作,做到工作上有安排,措施上有保障。
(二)明确工作责任。按照属地原则,各村为冬闲田利用的责任主体。各村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将冬闲田开发任务分解到组、落实到户,加强入户政策宣传,确保完成冬闲田复耕任务。财政及早做好冬闲田利用所需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物资的组织供应经费;社会事务发展中心加大冬闲田利用的宣传,营造冬闲田利用的氛围;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技术培训,深入村组指导种植技术。严格实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包地块的管理体系,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员负责各联系村的技术指导,进一步加大责任落实力度,把责任落实到人、到村、到户、到地块。
(三)加强技术指导。组织农技人员巡回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使技术服务到家,技术要领到人。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冬闲田综合利用生产技术培训,通过现场示范、田间指导、发放资料等途径把技术落实到千家万户,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同时为农民及时提供生产和市场信息服务。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时开展秋种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切实将秋种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四)强化督查考核。各村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镇政府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冬闲田综合利用报表实行日报制,领导小组对冬闲田利用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对工作突出、效果显著的村给予表扬,对工作滞后、效果较差的村实行问责。
达州市达川区罐子镇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