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达县县委组织部达县县委农办达县妇女联合会达县学比建功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创建“巾帼文明示范村”的实施意见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2007-05-15
点击数: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乡镇妇联:
    
   
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我县十一五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认真贯彻省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2006]3号文件和达市委发[2007]1号、1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调动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县委组织部、县农办、县妇联、县学比建功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全县深入推进巾帼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以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达县为根本任务,以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妇女增收致富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巾帼文明示范村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农村妇女在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争当主力军。
    
   
二、工作目标
    
   
坚持用科技促农增收,用民主凝聚民心,用发展维护稳定,抓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生产致富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当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实施扶贫发展项目,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培育女龙头企业带头人、女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营销大户,提高农村妇女生产、经营和决策能力;强化农村妇女基层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农村妇女增强参与决策、管理村务的民主意识和能力,促进管理民主;开展五五普法妇女参与行动,引导妇女用法律武器推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主要任务
    
    1
、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中创佳绩。力争实现四个一即发展一个以妇女为主、具有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组建一个以妇女为主、机制灵活的新型生产合作组织;建立一个为妇女发展生产提供及时、系统培训和指导的妇女科技培训学校;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并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女农民典型。
    
    2
、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中显身手。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制定文明进步的村规民约,倡导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形成言行讲文明、衣食讲卫生、环境讲美化、做事讲道德、为人讲诚信、相处讲和谐的良好村风。因地制宜组织五好文明家庭成员、科技致富户、文艺骨干成立家教宣传队、娱乐健身队、妇幼保健队等巾帼志愿者队伍,开展体育健身、文艺演唱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丰富农村妇女文化生活,促进文明新风的形成。
    
    3
、在民主管理中求地位。强化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增强妇女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管村的意识,提高妇女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能力,实现参与途径和方式的制度化、规范化。
    
    4
、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作用。制定并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积极开展以农村妇女为主要对象的法制宣传活动,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法律素质。建立村级维权投诉站(点),做到维权不出村,解决侵害妇女权益问题及时、有效。
    
    5
、在提高妇女素质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对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经营管理、思想道德、文明生活方式、家庭教育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标准,培养、树立一批新型女农民典型。
    
   
四、推进方法
    
    1
、与推进三村建设,深化农村三级联创相结合。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制管村涵盖农村三个文明五大建设,是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载体,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解决农村深层次、基础性问题的新举措,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抓手。巾帼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必须与我县三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要求有效对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于我县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妇女参与的长效机制。
    
    2
、与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相结合。开展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引导妇女学科技、学经营;比文明、比贡献。在农村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村妇女学习科技、学文化,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重点发展一批依靠科技致富的女能人队伍,培养一批开拓市场的经纪人队伍,树立一批示范作用强的女农民企业家队伍,带领农村妇女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增收致富。
    
    3
、与引导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发展大局,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增收致富。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字号龙头企业、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推动基地建设上规模、上水平、出精品,引导农村妇女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努力拓宽致富渠道。
    
    4
、与实施各类扶贫发展项目相结合。实施三八绿色工程项目、六个一生态庭院建设项目(一户建设一个经济园、一口卫生井、一口微水池、一口沼气池、一个卫生厕所、一个硬化院坝)、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科技骨干培训项目、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开展贫困结亲救助行动、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等,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5
、与优化社会细胞,构建和谐家庭相结合。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妇女的优势所在。要以和谐家庭建设为主线,动员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和谐家庭创建,大力开展妇女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倡导绿化、美化、净化庭院,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居家环境,引导农村妇女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创评条件
    
    1
、班子团结,组织健全。党支部、村委会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强,班子团结和谐,廉洁奉公,求真务实、踏实肯干,村务公开,民主议事。有专(兼)职妇女干部,妇女主任进入村党支部或村委会班子,政治和经济待遇得到落实。
    
    2
、科技兴村,人才强村。妇女积极投身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具有一定吸纳科技的能力,农村女劳力普遍接受过一次以上的实用技术培训,有比较稳定的增收致富渠道,能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村人均经济收入高于当地农村平均水平10%以上。有一个以上巾帼科技示范基地。
    
    3
、民主管村,依法治村。妇女参与村务管理,村妇代会主任或妇女代表进两委比例达100%,村三职干部和村民小组中女同志要占到一定比例,村民代表中女代表占50%,村财务监督小组中有1名以上妇女同志。妇女学法、讲法、依法,能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运转正常的村妇女学校、妇女读书屋(室)。
   
    4
、科学规划,全面发展。按照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产业发展、生产生活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当地妇女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5
、干群融洽,邻里和睦。干部热心,群众拥护,干群一心,共谋发展。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善,关系融洽,无打架斗殴、邻里纠纷现象。村平安家庭创建率达80%以上。
    
    6
、崇尚科学,倡导文明。村民崇尚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婚育观念;积极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无、封建迷信、邪教组织等不良文化、传统陋习。
    
    7
、基础完善,设施配套。交通方便,道路硬化,通信畅通,广播、电话、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5%,基本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饮水安全方便。能源清洁,沼气、液化气等使用率达35%以上。厨、厕、圈改选率达50%。医疗所、活动室、学校等生产性、公共性、公益性设施齐全。
    
    8
、布局合理,生产有序。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布局;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各类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发展良好,至少有1个名牌产品、龙头企业或1—2个效益较好的经营项目、经营大户;村集体经济、人均年收入逐年递增。
   
     9
、民风淳朴,素质过硬。村民思想进步,遵纪守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100%30岁以下村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超过50%。计划生育率达90%以上。
    
    10
、治理环境,生态良好。应用环保技术,加强环境管理,人畜粪便、污水、垃圾和秸等农村弃废物基本实行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业生产、农户庭院和农村环境清洁卫生。全村水土保持、节水灌溉、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良好。
   
    
六、创建步骤
    
    “
巾帼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1
、申报。时间为每年4—5月,该阶段开展巾帼文明示范村选点调查、建立机构等工作。并于每年4月底向同级巾帼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递交书面申请。
    
    2
、创建。时间为每年5—10月,该阶段应统筹各方资源,制定规划,切实落实创建措施,开展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大对创建村的指导力度。
    
    3
、验收。时间为每年11—12月,各创建村开展自查总结后,在11月底前向同级领导小组递交验收书面申请、自查报告各一份,领导小组初审后,组织实地检查验收。
    
    4
、命名。验收合格村,由同级领导小组授予巾帼文明示范村称号,予以授牌。
    
   
各乡镇要把开展巾帼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作为动员组织广大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巾帼文明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找准工作结合点,整合各方资源,为巾帼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提供各种保障、人才支持和项目支撑,使创建工作体现地域特点和女性特色。各乡镇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积极开展本级创建工作,每年推荐1—2个村,参与县级巾帼文明示范村创评活动。各地在创建过程中有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请及时报县巾帼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妇联)。

    
   
附:1、达县巾帼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
、达县巾帼文明示范村申报表   

                                         

                                         200751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