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市场监管局:“静”态管理“动”态守护:24小时在线的暖“蓝”
来源:达川区市场监管局
发布日期:2022-09-05
点击数:人次

​  9月4日6:00,达川区主城区全域及各乡镇场镇实施社会面疫情管控,美丽而喧的达城按下了“暂停键”。区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投身“疫”线。

  2:00工作方案凌晨出鞘

  9月3日23:00达川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通告》对外发布,紧急召开党组会,各组成员迅速从向单位聚股室负责人相继到达单位待命,自己的同事电话下达4日410到《达州市达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冠肺炎疫情社会面工作方案》4日2:00出笼,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编成综合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农贸市场监管组、消费维权组、应急处突组、物资保供组、纪律监督组,各一名局领导率领下于5:20局机关统一分赴各岗位,瞬间“市监蓝”化身疫情防控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监督员、服务员出现在达城的大街小巷。

  6:00站好农贸市场岗哨

  “大家扫码测温入场”“用的老年机,请登记后进入农贸市场……600城区7个农贸市场出现48名“市监蓝”身影,有的开展入场人员查验,指导市民扫码测温、佩戴口罩、出示行程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有序进入市场,有的市场内巡有的采集商家信息填发通行证,有的督促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

  “西红柿多少钱一斤?哪进?”“静”下的达城,蔬菜、粮油、肉类等生活用品是否充足,物价是否平稳,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做好“保供稳价”,是市场监管的一次“大考”穿梭在农贸市场各个角落,守护好百姓“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果盘子”监蓝覆盖巡市场主体是否有价格串通、哄抬价格、变相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不正当竞争为。4约谈农贸市场业主1家,128人劝退入农贸市场《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125处理价格类投诉举报6疫情防控应急车辆70张,物资保障配送工作人员通行证1200张。

  据市场竞争监督股股长熊怀舟介绍:为稳定市场价格,规范市场价格行为,该局通过加强价格监督频次,及时掌握价格动态,发放规范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告诫经营者诚信经营,不得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不得散布涨价谣言,不得价格欺诈,同时增加人手,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及时制止不明码标价,短斤少两等市场经营违规行为,还加强了投诉举报应急处理,成立专及时受理,及时调查,及时回复,对群众反映属实的价格违法行为,一律严肃查处。局的系列措施,有效规范了社会面疫情管控期间的卖方市场。

  “我们这个价格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进货渠道有保障,货物补充也很及时,市场监管局也总是来问我们价格,大家不用恐慌。长城兴发农贸市场商户周明明通过达川电视台记者告知市民。

  前来市场购买物资的居民也感觉品种价格和平时差别不大,可以满足生活需要。

  市民田女士:我今天买了白菜、买了肉、韭菜,还买了香菇,菜的价格都跟平时差不多,也没有上涨,我一点都不担心,天天出来都有菜买。

  7:00全天候街面巡查

  主城区3所66名执法人员各就各位,有的分赴高速卡点值守24小时核查冷链物流,防御冷链物流风险;有的负责茶楼、麻将馆(棋牌室)管控、所辖片区的超市(1000平方米以下)、餐饮店、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门店、化妆品经营店、百货店、日杂店、食品小作坊、家用电器门店、服装店、冷链物流的疫情防控监管巡查;有的出现在消费者投诉核查现场,积极处理所辖区域投诉举报市(区)长热线工作;乡镇6个监管所近60名执法人员在职能职责内开展工作,配合服从辖区党委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达川实施社会面疫情管控后,整个城区设有保供药店13家,超市门店17家。“巡查时,主要监督检查市场主体的防疫措施是否到位,包括日常消杀、核酸检测、扫码测温、佩戴口罩、一米线等……杨柳所所长杨晓林说,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要求现场整改。“有的商户跟我们藏猫猫,等我们一走又不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因此,一条街道不能只巡查一次。“基本要走4遍,直到晚上都关门了,我们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

  据城区3个监管所相关人员介绍:4日,城区3个监管所共巡查麻将馆(棋牌室)43家,均处于停业状态,药店65家,发现问题4家,现场责令整改4家,约谈1家,其它百货、日杂、餐饮、服装、小作坊等“三小”店120家,共劝停非保供商家15家,强制关停3家,发现整改口罩佩戴不规范、未落实一米线距离等问题27个。

  15:30疫情防控志愿者

  “大爷,慢点不急,我帮你打开天府健康通小程序16:35,化身志愿者的局办公室副主任杨均碧尽力安慰来做核酸却一时忘记不知如何打开天府健康通小程序的老人,这已是这轮疫情以第三次参与全员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志愿服务4日15:00,该局31名执法人员陆续接到社区“达川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15:30正式启动,请准点赶到指定采样点”的电话通知,号召一出,31名志愿者迅速完成身份转变“就地转为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物资配送、宣传引导、秩序维护等工作,结束最早的21:30,最晚的23:00。

  这就是“静”态管理“动”态守护:24小时在线的“蓝,他(她)们平时是市场主体的“监管员”“服务员”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的“守护者”“战役”特殊时刻行者,他们身份虽不断在变,初心一直,始终用担当作为践行着市场监管人的初心使命,牢牢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