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多点发力织密地质灾害“防治网”
来源:区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2-08-31
点击数:人次

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汛期降雨量带来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风险隐患,坚持“人防 技防”并重,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强化监测预警、开展应急演练,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全方位排查隐患。整合自然资源、水务、应急等部门力量,联合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建立地质灾害专业勘测队3个,对聚居区、在建工程、矿山等重点防范区及房前屋后斜坡、靠山靠崖、沟口等危险地段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162个地灾隐患点,建立隐患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共开展排查复核500余次,排查率达100%。

二、广覆盖预警监测。构建“区、乡、村、社、点”五级监测体系,设防灾责任人24人、监测责任人101人、监测员184人,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密切关注降雨预报、降雨实况、灾情险情等。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点401处,安装自动化监测仪器514台,确保隐患告知率、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均达100%。截至目前,共发出预警信息900余条,发送提醒信息6300余条。

三、大力度防范整治。根据隐患点风险程度,制定应急除险、工程治理、避险搬迁3大措施,引进四川九0九建设工程公司、吉奥冶金地质工程公司等专业技术力量,实施排危除险工程,组织乡镇、村(社)工作人员,及时引导灾害避险移民搬迁,严防次生灾害发生。截至目前,投入703万元,治理高风险地质灾害点8处,实施避让搬迁120户。

四、多层次应急准备。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群消息、广播、公示牌等渠道,及时公布地灾隐患点的具体位置、灾害类别、隐患等级及预警方式、撤离路线、避难场所等防控信息。组织开展“青春志愿 f 守护生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现场模拟、知识培训、答疑解惑等方式,普及预警预报、避险转移、应急救援等知识,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预警响应和应急能力。截至目前,开展地灾宣传培训200余场次、应急演练170余场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