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汛期雨季,罐子镇党委政府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闻“汛”而动,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一、认清形势,在思想上形成“一盘棋”。一是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紧盯防汛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掌握6个水库、331口山坪塘、8个山洪灾害点和7个地质灾害点基本情况,认清场镇处于地势低洼地段,防汛减灾工作形势严峻。二是汲取经验,做足汛前准备。认真总结“7.11”抗洪抢险经验,制定完善的《罐子镇防汛减灾工作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整理好救灾帐篷、雨衣、雨鞋、照明设备、应急安全绳等应急物资1500余件,推送各类气象信息30次、入户通知400余户,协助群众做好防汛准备。三是加强领导,做好责任压实。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防汛减灾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防汛减灾专题会议3次,部署汛前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把责任落到防汛救灾全过程、各层级,到岗到人,形成通力协作的防汛减灾格局。
二、多措并举,在行动上连成“一条心”。一是抓牢宣传教育。以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集中开展宣传教育,同步通过流动宣传车、“村村响”、院坝会等方式开展防汛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广大群众警惕意识,增强群众防汛意识。二是抓实隐患排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由镇主要领导带队,组织村社干部、党员200余人,对塘坝、水库、河流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拉网式排查,时刻观察水位情况,并建好安全隐患台账,详细记录低洼地区11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30处,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抓早转移避险。严格按照“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提早发布预警信息,提前转移受威胁的群众。截至目前,组织党员突击队安全转移安置群众191人,统筹做好基本生活保障。
三、群策群力,在力量上扭成“一股绳”。一是组建应急队伍,强化防汛演练。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和党员干部应急队伍12支,成立近100人的抢险救灾队伍,并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保证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二是强化网格管理,干部下沉村社。根据防汛应急预案,结合我镇前期防汛减灾演练经验,划分村社责任片区,联动镇村干部、民兵、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坚守一线工作岗位,确保全镇人民群众安全度汛。三是加强值班值守,畅通信息渠道。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重要岗位实行AB班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切实做到上情下达迅速、下情上报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