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队伍强引领。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聚焦政治强、能带富、善治理、口碑好标准,以“留、提、选、引”模式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对党员全覆盖定岗赋职,更好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示范引领作用。换届以后,选准致富带头人17人、回引大学生6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5.3岁,大专及本科学历人数较上届增加12人,学历、年龄结构均得到明显优化。
二是抓富农强产业。利用本地地质条件和人才资源,依托中华银杏谷、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政策机遇,探索“村集体企业专合社”模式,大力发展银杏、柑橘、青脆李等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拓展增收渠道,目前发展银杏10000余亩,青脆李5500亩,柑橘3000亩,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
三是抓布局强服务。认真落实“三个三分之一”要求,优化党群活动中心布局,做到“一室多用、一桌多用”,更好发挥村级办公阵地便民服务作用;督促村“两委”干部下沉一线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整合驻村工作力量,建立代办员队伍,创建“六员代办”“杏福管家”品牌,探索“一岗通办”“上门办”“流动办”等办法,让群众少跑路,最多跑一次。
四是抓机制强培育。落实“双卡双带”工作机制,做实村民说事,让群众提的事每周见进度、每月见效果;坚持“品德银行”积分管理办法,规范运行红白理事会、环境卫生评议会等机制,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孝善文化”等传统美德、人居环境整治、保持引导公序良俗等事项纳入积分管理,推动持续涵养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