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委发〔2022〕65号
各村(社区),镇级部门:
现将《渡市镇综治中心实体实战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达州市达川区渡市镇委员会
2022年7月29日
渡市镇综治中心实体实战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平安四川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推动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运行的指导意见》(平安四川组〔2021〕9号)、中共达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市综治中心实体实战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达市政法〔2022〕3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全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实体实战能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社会治理智能化理念,加快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综治中心平台联动融合,全面提升实体实战能力,进一步建强基层社会治理重要阵地,为平安渡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智能化支撑。
二、政策依据及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发〔2021〕16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意见》(中办发〔2021〕22号)、《科技部等七部委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平安中国建设的意见》(国科社〔2021〕112号)、《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四川省“十四五”信息化规划》等有关要求,着眼综治中心作为应对重大风险的“指挥部”、汇集情报信息的“数据部”、平安形势分析研判的“参谋部”、解决治理难题的“服务部”四大功能定位,着力提升各级综治中心指挥调度、信息汇聚、分析研判、督办考核四项能力。
三、工作内容
根据镇村(社区)综治中心的不同功能定位,着重提升以下工作能力。
(一)镇综治中心
重点提升指挥调度、督办考核和问题处置能力,提升实战化能力水平。不断完善综治中心综合协调、分析研判、心理疏导、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矛盾纠纷多元调解、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功能区建设,努力实现各类社会治理资源在综治中心“集聚整合”。依托“雪亮工程”“天网”“慧眼工程”、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数据资源,加强对村(社区)两级各类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分类处理,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效能,实现对本地社情民意、社会治安状况的实时掌握、动态跟踪和督查督办。
依托镇综治中心,按照六有标准(有阵地、有牌子、有机制、有人员、有窗口、有保障)建立镇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设立群众接待窗口、矛盾纠纷调处室和心理疏导室,推行“常驻 轮驻”运行模式,有效统筹公安派出所、司法、镇信访、镇社会事业办、镇妇联、镇综合执法办等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行业组织等力量进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建立完善联动联勤机制,统筹“诉非衔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工作,及时受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并做好资料归档。每月组织矛盾纠纷排查,分析研判本地矛盾纠纷情况,协调处理本地重大矛盾纠纷;指导、督促、检查村(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工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村(社区)全覆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培训工作。健全完善首问负责、风险评估、会商研判、源头发现和预测预警、分级分类处理、情况报告、督查督办、办理结果反馈、公开监督、考核评价等制度。
(二)镇综治中心
重点提升指挥调度、问题处置能力。结合全镇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及时解决综治中心办公场地,矛盾纠纷调解室等功能室,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雪亮工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系统接入综治中心,加强综合管理运用,对村(社区)综治中心和群众反映的各类线索、异常情况、问题隐患及时处置,重大问题及时上报。结合中心村发展规划,将综治中心纳入重点指导范围,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重点培养打造一批特色片区中心村综治中心,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
依托镇综治中心,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设有牌子、服务窗口和专门工作人员,有机制(人员组成、工作流程等制度需上墙)、工作记录(排查研判台账及研判记录、重点人员台账)。负责组织协调辖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村(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和法律顾问、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及社会力量,开展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和分析调度工作,建立排查台账和重点关注持续跟踪的矛盾纠纷台账,对一般性矛盾风险及时化解,对重大矛盾风险及时报告区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规范使用四川省多元化解信息平台和“随手调”。建立风险评估、纠纷源头发现和预警、纠纷及隐患研判、纠纷分级分类处理和办理结果反馈、监督管理及奖惩制度。
(三)村(社区)综治中心
重点提升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夯实社会治理智能化工作基础。以推动中央组织部等四部委《关于深化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意见(试行)》(中组发〔2022〕2号)落实落地为契机,将村(社区)综治中心作为社会治理智能化的重要载体,不断完善中心调度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等功能室建设,扎实开展信息采集汇集工作,指导培训村(社区)干部熟练运用视频指挥调度等功能,规范数据信息管理,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最后一米”。
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加大排查力度,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对一般性矛盾风险及时化解,对较大矛盾风险及时报告乡镇(街道)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
四、工作措施
(一)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全镇综治中心建设运行实际,对全镇各级综治中心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将各级综治中心分别按照示范类、创建类、带动类3个类别,示范类应当在2022年之内实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实战化运行目标,创建类应当在2023年内实现此项目标,带动类应当在2024年内实现此项目标。综治中心分类情况已根据各地建设情况进行划分(见附件),各村(社区)综治中心进行分类,明确调研指导重点、目标考核重点,以实现精准精细化指导。2022年8月20日前,各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基本情况,并制定分级分类管理工作方案,报区委政法委备案。
(二)健全信息研判月报制度。镇综治中心每月编辑印发综治中心信息月报,以省综治巡检和市、区综治中心日常调度情况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汇集数据为基础开展分析研判,通报各村(社区)综治中心运行情况。每半年形成研判分析报告,指导各地查漏补缺、补齐短板。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负责本级综治中心统筹管理,要健全完善管理运行机制,问题处置能力;要加强督促指导,推动辖区内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能力提升计划。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负责本村(社区)综治中心的调度管理,要明确专人负责综治中心相关平台的运行操作。
(二)强化考评督导。镇政法委要将各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情况纳入对村(社区)年度平安建设目标考评。同时,加大督促指导力度,每季度对各村(社区)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建设推进情况进行一次调度,对因领导不重视、保障不力,导致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工作明显滞后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督导和追究,确保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强化宣传引导。积极探索创新,注重典型引领,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的作用,系统总结、大力推广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运行经验、成功举措和制度机制。加强对综治中心工作内容、流程、途径的宣传普及,挖掘一批深化治理、服务群众的典型案例,提高综治中心知晓度、影响力、美誉度,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附件:达川区渡市镇村(社区)级综治中心分类管理任务表
附件
达川区渡镇村(社区)级综治中心分类管理任务表
类 别 | 村(社区)级综治中心 |
示范类(2个) | 渡市社区 |
钟咀社区 | |
创建类(8个) | 白腊坪村 |
乐家坝村 | |
民兴村 | |
西兴村 | |
低基坪村 | |
南岩村 | |
水口庙村 | |
红星村 | |
带动类(5个) | 高均坪村 |
金盘村 | |
木头社区 | |
清水村 | |
新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