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情报: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要点
来源:达川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2-07-18
点击数:

根据水稻前期病虫发生实况,结合品种布局及中后期未来气象趋势等综合分析,预计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主要以稻纹枯病、穗瘟、稻曲病、二代螟虫及叶面害虫等病虫害发生为主,发生面积42万亩次左右。

一、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1.纹枯病:中等发生,常发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

2.穗颈瘟:中等偏轻发生,主要发生在前期叶瘟发生区、感病品种种植区、糯稻种植区及周围区域、沿溪河谷沟谷稻区,叶瘟发生区及感病品种区发生较重,重于去年,应预防面积6.5万亩左右。

3.稻曲病、稻粒黑粉病: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左右。

4.二代螟虫: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以二代大螟、二化螟为主,发生9.0万亩左右。

5.赤斑黑沫蝉、白翅叶蝉、稻苞虫、稻蝗等:局部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左右。

6.稻飞虱: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左右,主要发生在生育期偏迟的稻区以及风口河谷地稻田。

7.纵卷叶螟: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左右,主要发生在生育期偏迟稻区、沿溪河谷区、沟田以及栽培密度大的稻区稻田。

二、预测主要依据

1.主要病虫发生实况

前期叶稻瘟病发生时期推迟,杂交稻发生面积多于去年和近年,6月13日始见叶稻瘟病,比去年推迟1天,以褐点型、慢性型发病类型田为主,平均病叶率7.1%,同比上年少2.7%,局部区域部分品种发病较重,病株率、病叶率分别达85%以上,累计叶稻瘟发生面积0.21万亩,同比去年增0.16万亩,稻纹枯病平均病丛率17.2%,同比去年减少12.9%,稻飞虱迁入时间均较去年和常年偏迟,迁入峰次和迁入虫量较少,目前虫量较低未查见达标稻田。白背飞虱于7月4日始见,同比去年推迟49天,嫩绿粘虫板监测,累诱白背飞虱16头,同比去年减少95.7%,较近7年同期均值减少81.3%。观测区定点调查,6月30日前田间未查见稻飞虱,而去年同期平均百丛虫量2570.0头,7月上旬末调查,稻飞虱有虫田率5%,百丛虫量13.3头,同比去年减少99.7%,田间水稻显纹纵卷叶螟零星发生,百丛卷叶虫苞0.1~4.0个,目前迁飞性稻纵卷叶螟未查见。6月下旬调查,一代二化螟加权平均枯心率0.32%,同比去年减少36.0%,个别未治稻田螟害枯心率最高达2.7%,同比去年减少18.2%。

2.品种及栽培条件有利病虫发生

大春水稻以C两优、川优、德优、宜香等系列品种为主,优质稻品种占比较高,对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的总体抗性为中抗至中感水平,加之各地水稻生育时期不整齐,桥梁田增加,目前水稻主要处于孕穗末至抽穗期,部分迟栽稻田尚处于拔节孕穗期,有利于迁飞性害虫迁入和流行性、常发性病虫害在适生区域及迟熟稻区发生为害。

3.气象因素有利病虫发生为害

据气象监测预报信息分析,入汛以来气温偏高,降雨偏少,田间温湿度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无明显抑制作用,6月下旬出现了区域性暴雨天气,时空分布不均,田间湿度增加,有利于稻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的发生为害,7月上旬以来出现的异常高温少雨天气,对稻瘟病等病害有一定抑制作用,预计盛夏期间,降水较常年偏多1~2成,气温较常年偏高1~2℃,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有强降水集中时段,高温偏重,7月底至8月中旬有阶段性高温热浪,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局地有轻强度伏旱发生,但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阶段性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仍有利于迁飞性害虫在部分迟熟稻区的迁入降落和水稻穗期多种病虫的发生与为害。

三、防治技术要点

1.推广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在水稻中后期,要及时关注水稻各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适期预报,结合当地主要病虫发生实际情况,抓住病虫预防和防治关键时期,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性信息素迷向诱杀、灯光诱杀、生物药剂、植保无人机等绿色防控集成关键技术措施,减少和避免化学药剂的施用,促进农药减量控害和节本增效,采取药剂防控时,要因地制宜轮换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专治、挑治和兼治,提高害虫综合防控效果。

2.把握药剂防控关键时期。稻纹枯病要抓住拔节孕穗期开展达标防治;稻曲病的预防要抓住水稻破口前5~7天施药;穗颈瘟预防要抓住破口初期(即破口5—10%)和齐穗期(即抽穗80%)两个关键时期各施一次药,破口初期施药防治尤为重要,前期已发生叶稻瘟的区域要抓好齐穗期的第二次施药防治;对二代螟虫等,平坝浅丘区要在7月中下旬、北部深丘区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抓好发生区域低龄幼虫的防治;稻飞虱达标稻田要抓住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稻纵卷叶螟抓住卵孵高峰至低龄幼虫期进行防治。

3.合理选用防控对路药剂。纹枯病和稻曲病选用苯甲 f 丙环唑、戊唑醇、肟菌 f 戊唑醇、井岗 f 枯芽菌等药剂;穗颈稻瘟预防药剂应以内吸性杀菌剂为主,选用三环唑等药剂;二代螟虫、稻纵卷叶螟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甜核 f 苏云菌、甲维 f 氯虫苯甲酰胺、甲维 f 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白翅叶蝉、稻飞虱选用呋虫胺、噻嗪酮、噻虫嗪、吡蚜酮、噻嗪酮 f 异丙威、吡虫啉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赤斑泡沫蝉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等药剂,于晴天下午4点后、清晨、或阴天全天施药,重喷距田埂4至6米的稻田四周及田埂杂草;常规喷雾亩用液量不得少于50公斤,机动弥雾机亩用液量不得少于15公斤。

四、防治注意事项

1.注意科学安全防控。水稻中后期施药,气温相对较高,容易发生作物药害和施药人员中毒事故,因此,积极支持植保专合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机动喷雾器等先进高效的植保机械,开展水稻穗期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服务。施药时,科学安全合理有效地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对路农药,优先选择生物农药,严格按照防治适期和农药安全操作规程科学施药,施药人员做好防护,避开高温期施药,做到对药要均匀,施药雾滴要细,喷雾均匀周到,确保作物及施药人员安全,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2.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积极推广生物防控、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使用农药时,对农药包装物,应通过3次以上的多次清洗,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包装物中的农药,来提高农药对病虫的防效和减少包装物中农药的残留。对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要及时进行收集,交回农药经营者或集中回收站点,不得随意丢弃,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塘、库、堰、河流等地丢弃剩余农药、废弃液、农药包装物,或清洗施药器械,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中毒事故发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