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七年, 面对全市各县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和外资西进、产业西移的新形势,招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紧紧抓住东部大发展、中部大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的发展契机,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重点、环境是第一要素、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把引进工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做大总量、激活存量、延伸链条、提高质量,用新的举措和新的机制强招重引,使招商引资工作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签约项目、实施项目和引资金额均取得了较大突破,全县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预计可完成12.5亿元,占市委、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8.5亿元的147%,占县委、县政府下达目标任务11.6亿元的 108 %;其中省外到位资金预计 10 亿元,占市委、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 148.1%。
2、新签约项目势头强劲。全年接待客商1250余人次,洽谈项目36个,新签约项目14个,合同引资金额83.7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2个,到位资金2.4140亿元。
3、化工项目形成链条。在引进的化工项目中,相互之间的生产要素关联度大,实现了天然气资源的深度开发及化工产业链的延伸。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宣传、造舆论,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新形象
根据新时期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达县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扩大达县声音的输出密度,提高了达县的知名度及对外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一是围绕我县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五大产业,精心策划、包装并印制了45个招商引资项目的宣传册,在各种招商节会活动上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宣传;二是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人民日报》、《西南商报》、《华西都市报》和《通川日报》等大型媒体先后就达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投资优势及招商优惠政策和未来五年产业发展规划等进行了发布和宣传,提升了达县的知信度,激发了投资者到达县投资的热情;三是市、县各新闻媒体用长时间、高强度的举措,大力宣传招商引资先进经验和成功典型,跟踪报道重大活动以及重大项目的推进情况,营造了强大的开放声势和招商声势;四是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不断更新招商资料,将更多更新的项目推上网络平台,拓展了项目的传播途经,加快了项目的推广程度。
二、抓“三库”、强机制,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
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为此,我们突出抓了“三库”建设及强化了招商引资工作责任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1、抓项目库建设。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瞄准外商投资的方向和热点,立足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加强了项目的挖掘、收集、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做到了“在建一批,储备一批,考察一批,论证一批、推介一批”。重点谋划包装了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项目回报率高、社会贡献率大、在我县具有良好的基础或比较优势的工业项目24个、农业林业资源优势项目9个、旅游资源项目6个及城市资源等其他方面的优势项目5个,把这些有良好前景的项目推介给投资者,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2、抓客户数据库建设。对所有联系或接触过的客商进行了信息挖掘,建立了客户数据库,通过电话、信函、网络、登门拜访、定期会晤等方式开展经常性地联系与交流,加深了感情,增进了友谊,促进了投资。
3、抓外来入住企业数据库建设。为已入住的外来企业建立了档案数据库,以挂包联系企业的方式给相关人员划分了责任企业,他们通过电话询问、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定期与不定期地了解其经营情况,及时地给予协调解决或向有关领导、部门反映他们生产经营中存在困难与问题,使外来企业不仅进得来,还能留得住,增强了他们落户达县、扎根达县、发展达县的信心。
4、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机制。一是继续实行了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联系重点招商项目制度,今年我县有12个项目列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每个项目分别落实一名县级领导和一个县级部门负责跟踪联系和具体协调;二是落实了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和重点跟踪落实项目目标任务,明确了县级相关部门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办法;三是对重点招商项目手续的办理实行了部门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跟踪服务制,强化了行政审批部门的责任。
三、抓洽谈、促签约,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1、充分利用节会抓洽谈、促签约。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局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利用省、市组织的“西洽会”、“渝洽会”、“西博会”、“泛珠江经贸洽谈会”、“厦洽会”、“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商会”、“广州精细化工产业座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的契机,与各地有志于投资达县的企业界朋友进行了广泛接触和充分交谈,共接洽参会新老客商870多人,开展洽谈30余轮次,洽谈项目 31个,签定招商引资项目合作意向性协议 8个,协议引进资金59.21亿元,其中,协议转合同项目7个,合同金额54.21亿元。
2、实施走出去战略,派遣招商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洽谈对接。围绕我县的优势资源及重点招商项目,有目的地组织小分队深入到目标区域开展考察学习及登门拜访活动,不仅学习借鉴了别人的成功经验,还促成了项目的洽谈、对接 。一是今年4、5月由我局承办,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级各相关部门分别到长寿化工园区、涪陵榨菜工业集中区、郫县现代工业港进行了学习考察,在解决项目土地的供应、建设资金的筹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学习和探讨,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取得了真经,对利用我县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建设好天然气能源化工园区,实现工业强县目标具有很好帮助和借鉴作用;二是8月20日—26日县政府李春县长带领招商小分队赴广东、北京、山东等地招商,拜访了客商近10余家,考察参观企业3家(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物资集团公司、广东省建材公司),达成意向投资协议2个(一期年产10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和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促成了北京顺鑫农业亭子小店种猪厂B区的顺利建设并正式投产使用,还就该公司在达县建熟食品生产线达成广泛共识和合作意向;三是8月下旬,由县委副书记吴忠海带队,县经委、县招商局、县发改委、县国资办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小分队赴内蒙考察学习,拜访了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旗委、旗政府党政领导及客商150余人次,参观工业园区2个(乌审旗生态化工园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企业6家,大学1所;四是9月9日至12日,达县小分队随四川省经贸考察团和达州市招商分团在广州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对接,促成了中铁二局再投资30亿元综合打造翠屏山、香港天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开发超微细粉体系列、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从事中央空调生产线、广东利农康盛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年产8万吨的双甘膦生产线等意向协议的签定。在广州期间,县委书记陈光礼同志带队拜访了广东省云浮市金凯莱石材、亨达(香港)国际投资公司、达州市汇鑫能源的合作伙伴东莞市电化实业集团公司、台商憶凯莱制衣厂、广东省建材公司等5家中外企业。在拜访台商憶凯莱制衣厂时,双方就合作生产1—5岁的童装深入交换了意见,充分表达了合作意愿。在拜访亨达(香港)国际投资公司时,双方就水泥生产项目进行了友好洽谈,并取得了一定合作意愿。在拜访广东省建材公司时,双方就生产200万吨水泥和5万千瓦天然气发电项目,取得了初步合作意向,该公司正在积极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3、实施以情招商战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促进项目的洽谈对接。我们先后邀请了广东利农康盛有限公司、四川升达集团公司、上海宝莱包装有限公司、山东恒信电器集团公司、广东佛山裕龙陶瓷有限公司、北京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等省内外企业来达考察、交流,让外商面对面地感知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诚心,更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达县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及各地外商争先恐后抢占达县的投资热潮,激发了外商的投资激情,坚定了外商投资达县的信心,进而促成了投资50000万元的双甘膦项目、投资23000万元的林板一体化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新智强扩建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石油电器配套设备生产项目、投资1800万元的大理石加工项目及投资20000万元的稷杆生物发电等项目的洽谈对接。
四、抓园区、建平台,彰显产业积聚效应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项目立园、科技兴园、机制活园”的要求,坚持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逐步开发、滚动发展”的路子,朝着“把化工产业区建成县域经济带动区和项目、资金、人才密集区”的目标开展了大量的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将市、县出台的有关化工产业区的天然气资源配给政策、土地征用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规费收取政策及安全、环保、消防、建设规划等方面的政策和有关水文、地质、气象、环保等方面的基础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为外来企业从事投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方便;二是根据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并结合我县实际,组织相关部门精心编制了20个化工项目专题招商资料,并印刷成册,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为推介,为外商投资提供了项目指引;三是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化工园区协调领导小组,由一名县委副书记亲自挂帅任组长,并从县级各部门抽调了130多人成立了化工园区协调办公室,专门负责入园企业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建设规划及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协调及服务,让落户企业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力于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四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举办了精细化工专题招商会,与广东化工行业界的企业家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对相关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
经过一年的努力,园区招商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引来了16家企业投资落户。已新建成生产企业1个:亿禾砼业;正在建设的项目9个:齐鲁石化年生产合成氨40万吨和尿素48万吨、香港玖源年生产合成氨40万吨和尿素45万吨、汇鑫能源20万吨天然气综合利用、升达地板年产16万立方米中纤板生产线、中央空调生产线、达钢20万吨二甲醚、福达焦化二期扩建、齐鲁石化3000万条编织袋生产线、20万台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线。即将开工的项目4个:巴蜀电力4×35万千瓦天然气发电、塑钢门窗生产线、新智强扩建、石油电器配套设备生产线;正在加紧前期工作的项目2个:中石化60万吨烯烃、广东利农康盛8万吨双甘膦。
五、抓环境、畅渠道,打造招商引资新优势
一是进一步健全了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各级各部门强化了服务意识,端正了服务态度,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办事效能有较大提高;二是对行政性审批及收费项目进行了再次清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程序及收费项目、标准、用途、去向予以公布,进入县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三是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纪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健全了投诉制度,完善了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对涉及招商引资的主要职能部门,特别是执法部门,进行了一年一次的行风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四是严厉打击侵犯投资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及对投资企业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干扰生产经营秩序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五是在坚持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的同时,对投资额度较大、带动影响强的项目实行了灵活性较强的“一企一议”制度,增强了对大企业、大财团的投资吸引力;六是强化了对外来企业的跟踪服务,对在谈项目及已落户的企业实行了领导挂包联系制度,切实解决他们在项目谈判中和生产经营中过程的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外来企业来得高兴、留得安心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招商引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在工作中突破性的应用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力度不够,致使一些有实力的投资商望而却步;二是签约项目入驻前期工作推进不够理想,造成一些已签约的项目无法进场开工;三是极少数部门缺乏整体观念,正确处理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不够,造成一些投资商误认为我们JQK。
七、2008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3357”发展战略,抓住当前达县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和天然气化工开发营造的有利时机,围绕化工产业和城市建设这两个重点,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用更优惠的政策、更优良的环境、更优质的服务、更有力的举措,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只争朝夕的作风,广招天下客商,聚集发展要素,推动达县经济的新跨越、新发展。
(二)目标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考核目标9亿元(以市委、市政府下达目标为准)。力争引进1—2户国内500强和行业100强的大企业入户达县,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对我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三)工作措施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领导机制。继续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继续推广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奖励制度。
2、狠抓招商项目的储备和重点项目的推介。根据我县农业、矿产、旅游等资源及区位优势,围绕建好半个达州城及建好西部化工产业区,全年储备招商引资项目40个以上,确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5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要求达到立项或可研水平,项目业主和项目责任单位在编制项目资料时力求科学真实。对重点招商项目要广泛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招商指南及各种招商节会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推介和发布,及时向外界发送招商信息。
3、狠抓已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我县通过参加各种招商活动签约的招商项目中,已开工现还在建的项目21个,因此,各项目责任单位要加大对这些项目的跟踪和服务力度,确保在建项目资金足额到位及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联络网络,全方位开辟招商引资渠道,多层面挖掘招商资源。在北京、成都、广州、浙江、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设立招商引资联络站或联络员,通过他们逐步建立和完善外商客户信息库。除继续参加重要节会开展招商活动外,还要继续有针对性地组织小分队开展招商活动,不仅要在国内招商、特区招商、沿海招商,同时还要开展海外招商和国际招商,着力引进大公司、大财团、上市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入驻达县。
5、继续加大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经营力度,确保招得来、留得住。一是加快县城至堰坝的Ⅱ#、Ⅲ#南北干道建设和堰坝化工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二是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县上有收费和审批权的职能部门继续实行首问责任制、政务公开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对投资在2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责任单位实行一揽式服务;三是实行招商项目跟踪督办制度。对在谈和签约的一般性项目由项目责任单位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对市场前景较好、合作意向明显、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确定为重点招商项目,继续实行县级领导挂包联系制和全程推进制,确定专人跟踪督办。
6、加快培育招商引资主体,继续推动政府牵头招商,全民参与招商。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招商格局。广泛动员,大力支持个体大户、民营企业招商,形成灵活多样、极具发展潜力的招商群体。
7、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宣传力度。一是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强化宣传;二是制作优势项目招商指南和影视光盘进行宣传;三是利用国内外系列招商节会活动,广泛宣传达县优势及开明开放政策,发布重大招商项目,提高我县在外知名度,促进合作与发展;四是继续发挥网络优势,及时传播招商信息。
8、着力培养开拓型的招商人才,建设高素质的招商引资队伍。聘请专家培训经济管理、投资服务、社交礼仪、合同谈判及项目跟踪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尽快造就一批熟悉经济知识、谈判经验丰富、富有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招商人才,广泛吸纳更多的思想作风正、奉献精神强、具有专业知识的有识之士投入到招商队伍中来,为建设民主、文明、富裕、和谐的新达县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