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杨柳工业配套园区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培训和失地农民就业互动工作的实施意见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1-07-14
点击数:

南外镇人民政府,县级相关部门:

为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创业、产业、就业“三业并举”精神,把达县杨柳工业配套园区打造成“产业示范园区”、“和谐示范园区”,实现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培训和失地农民就业对接。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开展达县杨柳工业配套园区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培训和失地农民就业互动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抓好人力资源这一先进生产力,注重职业教育转型,与园区产业对口设置专业,提高职业教育和失地农民就业与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为园区三大专业市场、汽车城、机电加工基地等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针对性培养一线技能人才,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实行政府引导,县级部门搭台,职教机构和园区企业唱戏,根据园区产业发展专业技术工种、岗位需求及对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职教机构“开门办学”,设置对口专业,开展短期培训与学年制教学,再将培训教育的学员和失地农民安排到企业一线岗位见习、实习、就业,巩固职教、培训成果,真正实现园区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培训和失地农民就业互动。预计2011年完成1000人培训就业计划(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就业培训700人);2012年实现就业3000余人,到2015年园区建成后,实现1万人培训就业计划。

三、工作措施

(一)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与职业教育对接。围绕园区企业、行业用工需求,在职教机构有针对性地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班,积极引导、组织、帮助失地农民参加保洁、保安、包装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岗前培训,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业务素质和就业技能。同时,建立失地农民培训档案,创建企业用工人才库。

(二)开展失地农民就业与企业用工招聘对接。为促进园区劳务关系和谐,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和就业,企业投产、营运前需招聘辅助工、普工及一般性、职业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时,要提前一个月将招工需求上报杨柳工业配套园区管理办,及时与失地农民就业对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园区失地农民。

(三)开展失地农民家庭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与园区企业用工招聘对接。南外镇、杨柳园区办要及时收集失地农民家庭大中专应届毕业生的信息,每年7月组织开展一次园区失地农民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到园区企业现场观摩,了解园区发展情况、企业工作环境、招聘条件及报酬待遇等情况,鼓励、推荐到园区企业就业。

(四)开展职教机构与园区企业对接。县委、县政府将对部分企业授名挂牌,建立职校学生实习基地。职教机构每年要组织开展一次学员到园区企业现场观摩、到基地实习活动,积极推荐毕业学员到园区企业就业上岗,签订用人合同,形成对接制度化。同时,职教机构每年要根据园区企业对专业技能要求高的专业技术人才用工需求,设置对口专业,采取委托式培训、订单式培训、定岗式培训的方式,聘请专业师资或邀请园区企业中高端技术人才到学校授课、教学,为园区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针对性培养一线技能人才。

1.委托式培训:职教机构根据园区企业专业人才需求,对企业现有员工和经企业初选合格的在校学员、园区失地家庭学子,企业与职校签订委托培训合同,培训结业的学员经企业考核合格签订招用合同到企业就业。

2.订单式培训:园区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教机构签订订单式培训合同,定单式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经企业考核合格后签订招用合同。

3.定岗式培训:企业针对所需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对初选合格的学员、失地家庭学子,在职教机构开办定岗培训班,培训结业后安排在企业所需岗位就业。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互动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互动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县委目督办、县政府督查室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互动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大宣传。各级各部门及园区所辖村、组要充分利用会议、简报、广播、板报、墙报和上门宣传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当前就业新形势、择业新观念、再就业新途径,宣传党和政府对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经验,帮助农民转变择业观念,激发艰苦创业热情,引导失地农民、职校毕业生等到园区企业就业。

(三)各司其责。南外镇、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要分别明确一名副职领导、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要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建立工作机制,加大协调力度,主动搞好服务。

县委报道组、县电视台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宣传报道互动工作中的经验和典型事例,为全县互动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杨柳园区管理办要根据园区规划定位,认真实施“3+3”发展思路,打造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链;要定期组织召开部门、企业协调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加强园区企业的协调管理,明确园区企业就是县职校的见习、实习基地,在招聘员工、专业技术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失地农民和达县籍人员;要定期收集掌握园区企业近期用工需求详细信息、失地农民待业和就业需求详细信息、全县职业教育机构职业教育培训信息等,分析、研究、制定互动工作计划,适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园区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就业互动和对接,真正解决园区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职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园区失地农民家庭中专、大学应届毕业生和各职校应届毕业生到园区企业现场观摩,了解园区发展情况、企业工作环境及报酬待遇等情况,鼓励到园区企业就业。

县人社局、县就业局要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现场招聘工作纳入工作规划,落实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及时收集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详细信息、失地农民就业需求详细信息。在园区每个企业项目投产、营运前两个月,要有针对性地举办或与职校配合开办园区失地农民免费就业培训班,提高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并积极支持、指导企业劳动用工,确保园区劳动关系和谐。

县教育局要将互动工作纳入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引导职教机构更新观念、职教转型,指导职教机构与当地产业结合,与市场、园区企业对接、互动,针对性开设相应培训、教育专业,开展职业教育。

职教机构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面向市场,与园区产业、园区企业精密结合、对接、互动,为地方经济、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及园区企业服务;要根据劳动就业部门职业培训和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要求,认真开展教育培训,根据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及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设置对口专业“开门办学”,配备专业师资或邀请园区企业中高端技术人才到学校授课、教学。同时,要积极推荐、组织学员到企业一线见习、实习、就业。

南外镇要收集汇总辖区富余劳动力和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生及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就业意愿等,详细掌握园区失地农民家庭及成员的详细情况和文化水平、职业、技术特长、就业意愿及身体状况等信息,并及时更新上报园区管理办和县人社局。要按照《工会法》指导杨柳村、堰坝村成立村工委,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邀请园区失地农民参加就业培训,鼓励失地农民家庭学子就读职校,引导在外务工的劳动力及专业技术人才回园区应聘就业。

 

二○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