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幼儿园:
根据《达州市达川区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防范应对汛期洪涝地质灾害包保责任制的通知》(达川应急委办〔2021〕4号)和《达州市达川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开展2021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达川防指〔2021〕1号)精神,现发布教科系统2021年第六号预警——防汛抗旱。
一、提高站位,强化组织领导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尤为重要。各学校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三个转变(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防灾减灾理念为总遵循、总指导、总方略,立足学校实际,聚焦短板弱项,及早谋划2021年学校防汛抗旱工作。健全完善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专题会议,对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党政“一把手”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积极投入到汛前准备与安全检查工作中,统筹兼顾,精准施策,科学推进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防汛抗旱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从经费、预案、物资、队伍、应急值守等方面及早做好充分准备,全面提高防汛抗旱、抢险救灾、防灾减灾的应急能力,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杜绝汛期涉校涉师涉生安全事故。
二、强化举措,抓好工作落实
(一)扎实开展宣传教育与演练。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一次以防汛抗旱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和防汛抗旱演练。今年是“5.12”大地震13周年纪念日,各学校要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在5月第二周组织开展防范应对汛期洪涝地质灾害宣传教育周活动。要主动报告地方党委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对在校师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工作;要对师生加强防汛抗旱知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知识、汛期防溺水、防雷击、防大风、应急逃生、上放学途中应急避险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要教育学生在雷电、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面前学会自我保护,告知家长应在途经山洪暴发地区、水毁路段、水漫桥等危险地段接送学生。如遇暴雨、大风等灾害天气,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生上放学时间,并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区教科局报告,切实保证师生安全。
(二)及时修订与落实防汛抗旱应急预案。3月底前,各学校要及时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工作预案,落实以“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建立充实防汛抗旱抢险队伍,确保组织到位、人员落实、职责明确;加强物资、设备日常养护,完善物资管理制度,做到物资品种、存放地点、联系人、运送车辆、调运预案“五落实”。在险情发生时,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要各司其责,有序组织师生安全撤离,必要时采取停课、调整上课时间、转移学生等措施,确保师生安全。寄宿制学校要有专门人员在学生宿舍实行夜班值班制度,配备必要通讯设施以便及时报告险情,在危险情况下及时把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域等待救援。
(三)认真开展隐患排查与整治。3月底前,各学校要对所属构建筑物、在建工程、闲置用房、设施设备、水电管网等进行一次全面大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立即整改到位。还要对学校周边存在的危险病害水库、山洪低洼地带、地质灾害点、易滑坡地段、易雷击区域进行巡查,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向当地党委政府书面报告,及时处置,及时向师生进行警示。尤其在汛期,要落实专人监控,主动加强与防汛办、气象、国土、水利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灾害预报信息,做到早预防、早准备。一旦发生灾情,要边处理、边向当地党委政府和区教科局报告,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开展应急救灾工作,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对因未落实应急值守职责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要对有关责任单位和直接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四)认真细化与落实考试期间安全措施。汛期正值各类考试,各涉考学校务必把师生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对涉考师生进行防汛、防雷等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师生学会自护自救,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各考点如有因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无法正常组织考试或部分学生无法正常参加考试,要按照组考部门相关要求,做好应急预案,确保汛期各类考试安全。
三、强化值守,抓好应急处置
在汛期(主汛期4—9月),各学校要加强值班力量配置,强化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制度,确保汛期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遇有重要紧急情况立即请示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应急救援队伍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保证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达州市达川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2021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