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2021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区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1-07-21
点击数:

按照区委“奋进达川,先行示范”“开年即冲刺,起步就快跑”工作基调,达川区全力推进在建项目建设,为较好完成半年投资目标任务垫定了坚实基础。现将上半年投资运行情况作如下简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一)投资增速平稳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6.7%,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52.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3%。

(二)投资构成合理

上半年,全社会投资完成额中,建安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8.4%,占全社会投资的89.8%,占比较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7.2%,占全社会投资的5.3%,占比较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其他费用完成投资同比下降22.7%,占全社会投资的4.9%,占比较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

(三)产业分布更优

上半年,全社会投资完成额中,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5%,占全社会投资1.9%,占比较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3.3%,占全社会投资16.6%,占比较同期提升6.1个百分点;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3%,占全社会投资的81.5%,占比较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1.9:16.6:81.5,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政府投资拉动明显

上半年,全社会投资完成额中,政府投资同比增长17.1%,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67.1%,占比较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4.4%,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32.9%,占比较同期加落0.5个百分点。

(五)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是二产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上半年,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3.3%,其中:采矿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6%,制造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88.6%,建筑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2.8%。

二、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项目入库方面

一是新项目入库月度不均,不同月份新项目入库存在较大悬殊。上半年,全区共申报入库新项目186个,其中:2月申报新项目4个,3月申报新项目50个,4月申报新项目11个,5月申报新项目48个,6月申报新项目73个。

二是新项目入库个数与其他区、县差异较大,全区1-6月申报入库项目个数不足个别区、县一个月申报的项目个数。

三是项目入库质量待提高。上半年,全区共申报入库新项目(含走程序项目13个)186个,申报新项目计划总投资244.7亿元,最终审核通过155个,计划总投资225.6亿元,通过率分别为83.3%和92.2%。新项目入库资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项目施工现场图片无核查人正面照;二是政府投资项目无施工公告和工程概况;三是项目施工现场图片反映的建设内容与备案文件建设内容不一致;四是施工合同格式不符合要求,没有法宝代表人签字等。

四是凭证资料准备不够规范。从收集的上半年项目申请解锁资料看,部分项目提供的工程形象进度单仅有甲方、乙方和监理方签字盖章的请款单,无工程量计价明细表,部分项目提供的工程量计价明细表与项目实际工程建设情况有出入。

(二)工业投资占比较低

上半年,全区工业投资仅占全社会投资的16.2%,占比虽高于同期5.8个百分点,但与其他区、县工业投资占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统计基层基础薄弱

固定资产投资不同于“四上企业“,“四上企业”资料具有连贯性,投资项目尤其是私营投资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很多建安资料都没有存档(如项目批复资料、项目设计文案、项目施工合同、设备购置票据、统计报表及原始记录等),一旦上级查询,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相关凭证资料。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乏力

随着“房住不炒“政策不断缩紧,开发商信心不足,外加土地要求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仅增长2.3%,占全社会投资的15.5%,占比较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全面现场核查难度大

一方面,由于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未及时催促项目业主单位提前准备新项目入库资料,也未提前与投资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专业人员衔接,且资料通常都是在最后期限交与专业人员初审,对达到标准以上的项目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所有项目进行全面现场核查。另一方面,由于部门职能整合,各行业主管部门统计人员身兼数职,无法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认真核查。

(二)技改投资质量和占比均不高

从上半年技改投资完成情况看,相当部分技改投入以煤矿井下运输系统改造、开掘改造工程、生产系统改造工程等为主要投入方向,未涉足新材料制造、5G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改造投入。同时技改投入占比相对较低,上半年技改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2.6%,仅占全社会投资的7.3%。

(三)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项目业主单位认为能及时在平台报表就是很配合统计工作,未安排专人从事原始资料、统计报表收集管理归档工作,而少数私营投资项目甚至没有建立统计台账等档案资料。

(四)房地产开发遭遇瓶颈

一是国家调控政策不断收紧,金融机构贷款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住房公积金贷款实行上限控制。这些政策的出台,对资金实力不雄厚、开发资质较低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影响尤为突出。二是大量存量商品房屋难以销售变现,加大开发商持有成本,给开发企业融资带来影响。三是从上半年土地拍卖情况看,土地拍卖大量流拍。加之后续开发项目较少,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处于持续下滑态势。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项目招商引资

各行业主管部门应结合全市重点考核的“6+3”产业谋划投资项目,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的大好时机,在“成达万”一体化发展战略带动下,立足达川发展实际下好“先手棋”,持续引进一批符合本地产业发展急需的投资项目,尤其是“6+3”产业集群项目,让项目能引进、能落地、能扎根、能快速形成产能,为全区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增添动,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后劲。

(二)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自身科研投入,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且形成品牌效应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同时给予融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二是同等对待本地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外地房地产开发企业,使本地房地产开发企业同等享受相关政策支持,鼓励本地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土地竞卖。三是加快“一窗式”服务,对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需要办理的证书等资料在行政综合审批窗口集中办理,减少企业办理手续时间,使拍出土地尽早开工建设。

(三)强化项目现场核查

投资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应严格按照上级统计机构要求,对达到核查标准的投资项目必须全面核查到位,凡未通过核查的标准以上项目一律不得申报入库,确保申报项目真实、可信,提升项目申报入库通过率。

(四)强化新项目入库

一是投资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已立项审批的项目的清理,与在库在建项目认真比对,对尚未入库的项目进行跟踪督导,查明未申报入库原因,并将未申报入库项目清单反馈行业主管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投资主管部门提供的未入库项目清单,督促项目业主单位尽早开工建设,尽早形成实物投量,对达到申报入库条件的投资项目应及时与投资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衔接,并取得项目核查影像资料。同时督促项目业主单位按照上级要求准备新项目入库资料申报入库,做到应统尽统。二是各行业主管部门应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加大能源化工产业项目、农产品加工产业项目、医药健康产业项目、新材料产业项目、智能装备产业项目、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项目、现代物流项目、文化旅游项目的入库力度,推进“6+3”产业快速发展。

(五)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按照“管行业、管统计”原则,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不只是统计机构的工作,也是投资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两部门应紧密配合,加强对行业主管部门及项目业主单位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必要时可邀请上级统计机构专业人员来我区进行专项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统计业务水平,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