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4-08-21
点击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

按照国家文化部、四川省文化厅的要求和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达市府办〔2013〕32号)、达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达市创建办发〔2014〕1号)精神,我区积极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深化“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突出导向性、创新性、带动性和科学性,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一)集中创建阶段:2014年7月至12月。

(二)自查迎检阶段:2015年1月至5月。

二、主要工作

(一)组织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区域文化联动活动

以西南片区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四川省内成都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南充市、乐山市等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城市为单位,广泛开展区域文化联动活动。通过兴趣班专题讲座、展示展览、新农村文艺节目交流演出、学习交流等活动,落实《成都市—达州市区域文化合作框架协议》,推广示范区(项目)创建经验,展示示范区(项目)创建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区(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着力打造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平台

1.积极配合达州市加快推进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核心区域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事业示范区、文化创新聚集区、文化产业集中发展区和文化旅游目的地。我区将在部分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有条件的新农村聚居点,打造集宣传教育、文体娱乐、应急广播、科技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形成“一院一坝一品牌”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布局。其中,“一院”即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包括多功能活动厅、书报刊阅览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乡村广播站、村卫生室、宣传栏等。“一坝”即室外文化活动场所,包括综合运动场、舞台、电影固定放映点等。“一品牌”即富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结合乡风民俗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开展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

2.继续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构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分布均衡、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新村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新建2~3个高规格的乡村大舞台。

(三)着力打造新农村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1.积极参加第四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质量、扩展活动受众、增强活动影响。

2.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在身边”系列文化活动。确保全年开展“文化惠民在身边·流动舞台进基层”文艺演出100场,举办“文化惠民在身边·巴渠大讲坛”6场、“文化惠民在身边·文化精品展”6场、“文化惠民在身边·周末电影大放送”52场。

3.强化群众文艺队伍建设。积极组建、规范群众文艺队伍,加强对群众文艺队伍的业务指导,开展群众文艺队伍“星级”评定工作。探索建设新农村演艺院线,努力形成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交流长效机制。

(四)着力打造新农村文化人才孵化平台

通过展演平台建设,促进新农村文艺人才的发现、培育和成长,打造一批乡土文艺明星、草根艺人、乡土作家、农民工作者,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的新农村文艺领军人物。依托展演平台,吸引全国各地新农村文艺人才聚集达川区参与文化建设。

(五)着力打造新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平台

依托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平台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利用丰富的巴渠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建设新农村文化旅游目的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的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以真佛山为依托的孝善文化旅游产业园、以石桥列宁街为依托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园、以麻柳镇春申君为依托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建设,有效延伸和拓展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文化产业链。

(六)着力构建完备的制度支撑体系

围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统筹机制,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高质量完成国家下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重点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探索,以建立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交流长效机制为重点研究内容,认真梳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一套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支持、资金保障、资源配置、平台互动、成果共享、联动发展的制度体系。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是建设“文旅靓区”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达州市达川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具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二)提升创建效果

坚持按照突出导向性、创新性、带动性、科学性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硬件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强区域文化交流联动、强化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打造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平台,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完善投入机制

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工作经费、建设经费、活动经费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保障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四)注重舆论宣传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及时报道创建工作动态,宣传创建工作典型事迹,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强化督促检查

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会同区政府督查室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查找整改突出问题,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附件:达州市达川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领

导小组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8月21日

 

附件

 

达州市达川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向建平    区政府区长

副组长:孙瑜明    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冉小伟    区政府办副主任

林  红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玉国    区财政局局长

柏战海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侯四方    区审计局局长

李晓波    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

胡中权    区科技局局长

贺成忠    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

罗  君    区国土资源分局局长

李洪波    区卫生局局长

覃才裕    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杨  倔    区科协主席

孔丽华    团区委书记

方  榕    区妇联主席

周忠平    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罗六清    区文联副主席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局,由李晓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