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区冬春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及渠道清淤排障工作的通知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5-03-04
点击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

2014年“9·13”特大暴水洪灾,造成我区水利工程严重损毁,为充分发挥全区水利工程效益,满足春季农业生产用水,现就切实做好全区冬春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及渠道清淤排障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一)全区目标。修复水利水毁工程240处,灌区渠道(含排灌渠)清淤220公里,工程蓄水9000万立方米。

(二)乡镇(街道)目标。各乡镇(街道)要将水毁工程和年久失修工程纳入本次修复范围内,在4月20日前完成辖区内所有渠道(含排灌渠)清淤排障和塘、库、堰蓄水工作。

二、工作重点

(一)加快水毁工程修复。各乡镇(街道)要对本辖区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和暴雨洪灾、人为损毁的水利设施逐一排查、登记造册,逐处规划编制损毁修复方案。对“9.13”暴雨洪灾造成水毁的水利工程和危及群众生命财产的病险水利工程立即进行修复,确保4月底前各类损毁工程修复率达100%。

(二)加快重点工程建设。一是水利工程建设部门要抓住冬春晴好天气,加快当前在建水利工程进度,确保4月底前建成。二是要把灌区渠道“卡脖子”疏通和“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作为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力争在大春用水前,灌区渠道“卡脖子”疏通率达到100%,灌区“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进度达到90%以上,最大程度增加有效灌面。

(三)加快淤塞渠道清淤。清淤工作实行乡镇(街道)负责制。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将清淤任务落实到村、责任落实到人,立即组织农户大规模开展塘、库、堰及渠道清淤工作,特别是沙滩河、明星、金窝、八一、五四高桥等中小型水库灌区所在乡镇,要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抓好水库主干渠、支渠、斗农毛渠等渠道的清淤,确保4月底前灌区渠道清淤率达到100%。

(四)抓好工程蓄水保水。各乡镇(街道)要准确摸清本辖区塘、库、堰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工程蓄水具体措施和办法,抓住每次降水过程引水入库、入塘、入堰、入池,增加工程蓄水量;科学管理好现有水源,严禁弃水发电、放水捕鱼等非灌溉用水活动;动员群众利用冬春时节挖塘、扎堰,发挥工程蓄水和大田蓄水的最大效能,为今年大春用水备足水源。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将冬春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及渠道清淤排障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明确工作时限、落实工作经费,不等不靠,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及渠道清淤排障工作。农业、水务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围绕大春满栽满插总体目标,认真制定农田水利工程整治、疏浚、清淤维修实施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资金投入。各乡镇(街道)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认真组织受益农户投工投劳,有序推进农田水利工程整治。要多渠道筹集农田水利整治维修管护资金,为本辖区农田水利工程整治提供资金保障,各乡镇水毁修复及渠道清淤排障整合投入资金不得少于10万元。区财政和乡镇要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资金和农村基层公共运行管护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调动社会各界投入农田水利工程整治维修管护的引导作用。

(三)强化运行管理。农业、水务等部门要根据工程规模、用途、产权属性等,抓紧制定出台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建设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各乡镇(街道)要认真与各村社签定好农田水利工程整治维修管护责任书,对现已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要逐处明晰产权和落实管护责任人,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管、用有效统一。

(四)强化监督检查。由区政府督查室牵头,区农委、水务局、农业局组成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及渠道清淤排障工作督查组,在4月10日前对水毁修复及渠道清淤排障工作进行考评排序,并将考评结果全区通报,对工作抓得好的乡镇给予奖励,对推动不力的乡镇通报批评通报批评。

 

附件:达州市达川区冬春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及渠道清淤排

障工作任务分解表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3月4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