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达川区2016年继续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6-07-13
点击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相关部门:

根据《达州市2016年继续教育工作要点》,结合我区实际,现将《达州市达川区2016年继续教育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7月13日

 

 

达州市达川区2016年继续教育工作要点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学习型城市建设统领继续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达州市继续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13-2017年)》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发展终身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决定》,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工作机制,完善网络体系,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努力提升服务群众多样化学习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初步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继续教育工作格局,开放教育、社区教育实质推进,继续教育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完成成人学历教育1000人以上,非学历资格认证1600人,非学历教育15万人次以上,社区教育参与率达到45%,全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35%。

二、重点工作

(一)加快推进继续教育中心建设。重点打造5个继续教育中心(建设标准见附件1):达川区翠屏街道新桥社区继续教育中心;三里坪街道四合社区继续教育中心;达川区翠屏街道南坝社区继续教育中心;达川区大树镇华阳村继续教育中心;达川区双庙乡二东村继续教育中心。(牵头单位:区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翠屏街道、三里坪街道、大树镇、双庙乡)

(二)吸收扩充继续教育志愿者队伍。由达川区继续教育学院牵头建立继续教育专业师资库。(牵头单位:达县职业高级中学,责任单位:区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见达川府函〔2014〕389号)

(三)开展“精准扶贫继续教育志愿行”活动。组织继续教育志愿者深入贫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文化科技卫生服务、发放《市民学习实用课程》等活动。(责任单位:区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见达川府函〔2014〕389号)

(四)达州市第三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开幕式(实施方案另文下发)由达川区人民政府承办,区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组织开展活动。(牵头单位:区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区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五)评选表彰2016年学习型组织。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见附件2、3、4、5)创建活动,评选表彰2016年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之星”和学习型家庭(牵头单位:区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妇联)

(六)推进继续教育示范创建工作。启动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牵头单位:区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附件:1.达州市达川区乡镇(街道)社区继续教育学习

中心建设标准

2.达州市达川区“学习型社区”推荐表

3.达州市达川区“学习型企业”推荐表

4.达州市达川区“学习型家庭”推荐表

5.达州市达川区“学习之星”推荐表

 

附件1

 

达州市达川区乡镇(街道)社区

继续教育学习中心建设标准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社区继续教育学习中心建设工作,促进社区教育有序、高效地开展,更好地为广大市民素质和能力提升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继续教育的实际需要,制订本标准。

第二条  社区继续教育学习中心建设应大力倡导教师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培训理念,大力推进开放灵活,规范有序的继续教育体系建设,以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促进市民素质提升。

第三条  社区继续教育学习中心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专业化、多功能和大服务,目标是成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学研究指导中心、教育决策咨询中心、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中心、教育资源和信息中心。

 

二、职能定位

第四条  社区继续教育学习中心是由区人民政府领导、区教育科技知识产权局主管、以实施本地区广大市民继续教育工作为主要任务,并具有与继续教育相关的管理、研究、服务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职能。

第五条  社区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一)承担对本地区广大市民的继续教育工作;

(二)为本地区继续教育学习中心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提供指导和服务;

(三)为广大市民提供网络研修和远程学习服务,帮助广大市民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四)了解掌握社区继续教育学习中心教师队伍情况,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为市民继续教育服务;

(五)在区教育科技知识产权局的领导或委托下,参与制定本地广大市民继续教育规划。

 

三、设置标准

第六条  社区继续教育学习中心要有近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能承担开展100人以上的培训。

第七条  专用教室的数量、种类和功能,按照先进性和实用原则建设,做到够用、适用。具备能适用于各级各类培训的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普通教室、综合实验室、教育心理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等教室。

第八条  各类图书资料1万册(含电子图书)以上,音像资料总量不少于500小时以上;图书音像资料三年内补充更新率15%左右;图书音像资源内容针对性强,利用效率较高,有数据档案记载;各类资源使用效率高,有相关档案记载。

第九条  建设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能与互联网相连接的高效实用,并与所辖区域内继续教育学院相连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百兆以上局域网,带宽不低于100M,10M交换到桌面,与CHINANET或CERNET等国家公用的传输网络连接,网络出口带宽不低于512K;配备浏览、资源存储等功能的专用服务器及保证其正常运行的UPS电源,实现在局域网上存储和共享教学信息。建设符合远程教学要求的多媒体网络教室。配备不少于20台能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视频投影机或大屏幕视频投影仪、卫星远程实时交互授课系统、不间断电源等设备。

第十条  社区教育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建设经费、经常性经费、业务工作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至少按社区人口1元/人的标准计提,并逐年增加,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的保障机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