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1-03-18
点击数:

近期,区植保站在景市、河市等乡镇监测发现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局部蚜虫,尤其是条锈病发生较为突出,近期病田率和田内发病中心增加迅猛,最高病田率达80%,大部分田块开始点片发生,并出现多个点片发病中心,重害田中心病团基部叶片开始枯黄,部分剑叶感病。田间赤霉病菌稻桩支带菌率3.62%,较去年少7.4%。我区大面积小麦种植品种以西科麦、川麦、绵麦、川农麦等品种为主,对赤霉病中感以上品种占比较高,气象资料分析,3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4月中旬中期、4月下旬后期,有4~5日的连阴雨时段天气,特别有利于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穗期病虫害发生为害,易引起感病品种种植区病害发生和流行。结合田间调查情况、品种、气象等因素分析,预计小麦穗期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病害重于虫害,其中赤霉病和条锈病中等至偏重发生,白粉病和麦蚜中等偏轻发生,目前我区小麦已开始进入抽穗期,是小麦中后期多种病虫发生为害的重要时期,也是预防和防治小麦赤霉病等穗期多种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为此,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强小麦田间病虫调查、预防和防治工作,全力夺取小麦丰收。

一、防治方法

小麦穗期病虫要以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三病一虫”为重点,突出重点病虫,抢抓小麦齐穗至扬花期这一关键时期,选好低毒高效的对路药剂,应用高效植保机械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做到精准防治。

预防小麦赤霉病,做到见花打药,主动预防,抓住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这一关键时期,抢晴天或雨停间隙选用丙硫唑·戊唑醇、丙硫菌唑、氰烯菌酯、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防治,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预报,扬花期有连续暖雨日天气,需再防一次,以控制病害流行;防治条锈病、白粉病选用烯肟·戊唑醇、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戊唑醇、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药剂喷雾防治;局部麦蚜及时选用溴氰菊酯、吡虫啉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为减少施药次数及用药量,防治上要因地制宜选择药剂兼治,或“一枪药”混用,防治多种病虫害。

二、注意事项

1、防治时,要按照农药安全操作规程科学施药,要注意兑药要均匀,施药雾滴要细,喷雾做到均匀、周到。同时,注意药剂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塘、库、堰、河流等地丢弃剩余农药、废弃液、农药包装物,或者清洗施药器械。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应进行集中回收处理,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