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杨办发[2020]83
各村、社区,各办公室(中心):
现将《杨柳街道交通运输(交通建设施工)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杨柳街道办事处
2020年8月17日
杨柳街道交通运输(交通建设施工)安全
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辖区交通运输(交通建设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根据《达州市达川区杨柳街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三年行动,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交通运输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事故预防控制体系,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建设施工领域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推动交通运输各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减增量、去存量”,实现重大事故隐患“清零”,切实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1.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四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达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达州市达川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杨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安全生产职责清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分工,严防失控漏管,细化履职行为规范,实行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减少工作失误和推诿扯皮,推动行业安全监管规范化标准化。
2.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督促企业贯彻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健全落实企业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清单》和《日常安全工作清单》等,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一线岗位、落实到一线操作者身上。严格规范安全生产经费提取及使用,扎实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突出责任落实、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安全投入、隐患整改和现场管理,着力补齐安全生产能力短板。
3.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加快健全完善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信用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行业全面实施安全生产信用管理。构建完备的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档案,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公开曝光、联合惩戒等综合治理措施,不断净化交通运输市场环境。
(二)强化风险隐患预防控制
1、深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风险排查辨识机制、决策评估机制、防控协同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深入摸排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部位系统性、区域性、突发性安全生产风险,不断建立完善重大风险问题清单,明确细化防控责任、监测监控、防范措施、应急处置等,确保底数清、责任明、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2.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认真查找事故易发多发的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按照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要求,确保发现问题隐患整改到位,并适时开展“回头看”。严格实施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强力开展重大隐患“清零”行动。指导督促企业建立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治理的长效机制。
3.深入开展典型事故警示教育。深入分析研究各领域近三年来发生的典型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以案示警,制定切实有效整改措施,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及时组织开展典型事故整改措施实施情况评估,切实发挥事故教训汲取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作用。组织企业及员工经常性地开展警示教育,观看学习典型事故案例,增强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工作的责任感,把事故教训转化为全体从业人员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觉行动。
(三)开展重点领域专业化治理
1.加强安全源头治理。严格落实《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中护栏防撞等级设置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设施、警示标志设置。
2.防护设施不良整治。充分发挥路长制机制作用,加强安全监管,重点整治防撞设施、限高防护架、安全警示标志等安全防护设施没有按照规定设置安装,或安全防护设施的防护等级标准过低,不能满足安全防护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缺失、破损、松脱坠落的。公路桥梁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存在安全隐患的。
3.机动车违法驾驶整治。机动车超速、超载行驶,刮撞、损坏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交通标志、标线缺失、不准等。
(四)开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
1.强化交通工程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一是坚守交通建设施工底线红线,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和过程控制力度,有效消除监管盲区,堵塞管理漏洞,严格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层层压实项目参建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严格按照规定编制和审查专项方案,严格执行行业建设标准。三是加强特种设备、机械、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坚持人证合一,实行一机一档管理。四是开展施工风险评估和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完善“两库一图”建立。五是加强两会、节假日、汛期、冬季等重大活动、重点时期的安全专项整治力度,营造良好施工建设环境。六是根据工程建设实际,分级、分类分步制定措施,将专项整治行动与“标准化建设”、“平安工地”等统筹结合。
2.强化公路管理领域专项整治。一是完善公路管理领域安全管理制度。交通公路管理部门要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普通公路防汛减灾应急抢险工作预案》《普通公路桥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普通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等预案,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履行行业安全生产职责。做好应急装备物资设备储备,做到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组织协调专业队伍在最短时间内抢通受损公路、桥梁、隧道等重要基础设施,确保道路畅通安全。二是深化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地质灾害路段,冰雪、团雾、暗冰易发路段,临水临崖路段,连续长陡下坡和急弯陡坡路段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高公路安全水平;开展桥梁隧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突出桥梁桩基冲刷,梁板、隧道机电、消防和隧道洞身渗水等,定期开展桥隧的结构检查,提升桥隧安全运行能力;开展公路沿线安防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修复损坏、缺失的安保设施,并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进行增设补设或更换,确保公路标志、标线、标牌、护栏等设施完整、齐全,设置规范醒目。三是强化养护工程安全管理。建立完善规范化、标准化的养护工程安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养护工程安全管理相关规范和规定,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把控,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规范设置养护作业控制区,施工人员穿戴规范标志服(帽),确保工程安全和施工人员自身安全。四是加强日常养护巡查安全管理。加强道路日常巡查安全管理,做到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处理,确保道路无坑凼、无障碍物以及路域环境的干净整洁。一线养护巡查和作业人员必须穿戴规范的标志服(帽),确保作业人员自身安全。
(五)提升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1.强化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充实负有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加强安全政策研究,提高战略性政策储备的能力。加强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配合。强化培训教育,加强部门间培训资源和专家库共享,着力提升监管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和能力。优先保障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构设施设备、执法车辆等要素保障,切实增强基层安全生产执法力量。
2.强化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督促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健全责任体系、管理机制、基本制度,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
3.提升交通运输应急能力。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积极建立多部门联动、跨区域联动、多方式协同、平战结合的交通运输应急救援体系。认真贯彻落实《达州市交通运输事件指挥部工作规则(试行)》和《达州市交通运输事件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细则(试行)》,进一步健全公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层级响应原则,实行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交通运输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有效提升交通运输综合应急指挥中心辅助决策和调度指挥能力。进一步加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健全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强化非预设场景应急演练和实战演练,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督促指导企业完善优化应急预案,强化企业全员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促进全员事故防范能力的提升。
4.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安全生产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素养,增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增强安全操作技能,切实开展新进人员入职培训、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关键岗位人员重点培训教育,明确各岗位上岗要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科学设置行业线岗位人员资质能力培训课程,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切实保证培训质量,严格考核把关,实施针对性补充培训。
5.强化安全生产宣传与警示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防护意识的宣传教育,促进社会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经常性开展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公共场所、进家庭等活动。加强新媒体在交通运输生产安全社会宣传教育上的应用,推进“微安全”文化品牌建设。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摸底调查(2020年6月至7月)。对辖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方面进行全面摸底调查,进一步掌握、分析、研判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情况。
(二)动员部署(2020年8月)。根据本方案和工作实际,细化措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召开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宣传贯彻上级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做好工作动员。
(三)排查整治(2020年9月至12月)。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重大风险、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三个清单”。对风险台账明确防控措施和责任人。对问题隐患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单位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四)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三个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攻坚、精准施策,通过挂牌督办、现场推进会、“开小灶”、推广有关地方和标杆企业的经验做法等措施,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五)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行业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总结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交通运输(交通建设施工)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及人员,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明确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监督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强化工作督导。加强工作监督指导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机制,结合相关督查检查的统一部署,适时开展随机抽查、定期定点督查,及时通报、严格问责,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方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三)加大宣传引导。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力量宣传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在重大风险排查、隐患治理和专项整治活动中,要主动联系媒体,既要挖掘一批先进典型或工作亮点、特色做法,也要揭露一批长期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的“顽疾”,曝光一批违法失信单位和个人,强化整治行动威慑作用和打击力度,切实营造良好安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