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杨办发[2020]62
各村(社区)委会:
晚秋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抓好晚秋生产对确保全年农业特别是粮食丰收至关重要。各村(社区)要把握关键时期,在抓好大春田间管理的同时,积极谋划、因地制宜抓好晚秋生产,确保全年增产增收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根据《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思路目标
按照“稳面、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主抓秋杂粮、突出秋洋芋、多种秋蔬菜,我办计划发展晚秋粮经作物面积740亩,其中秋杂粮220亩、秋洋芋220亩、秋红苕220亩、秋菜80亩,力争晚秋生产为农民人均増收10元钱以上。根据达川区下达给我办的任务指标,现将我办2020年各村(社区)的晚秋生产任务分解给各村(社区),详见附件。
二、重点工作
(一)重抓秋季红苕和洋芋。秋洋芋的采收时间长,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各村(社区)要因势利导,继续把突出抓好秋洋芋生产作为晚秋生产的重要方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广垄作、间套作栽培技术,扩大秋洋芋种植面积。针对秋季温光良好条件,加大扩增秋红苕移栽面积,保障秋冬季蔬菜和粮食的供应,确保我办薯类面积达到440亩,鲜薯总产达到450吨以上。
(二)扩大秋季蔬菜种植面积。各村(社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气候特点和区位优势,错开集中上市销售时间,引导农民发展秋季菜。秋季菜主要安排秋糯玉米、早白菜、豇豆、秋四季度等蔬菜品种,规划种植秋菜(粮经复合)面积80亩。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晚秋生产对于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晚秋作物当成一季庄稼来抓,做到思想上有目标、工作上有安排、措施上有保障,宜粮则粮,应种尽种,充分挖掘晚秋粮食生产能力,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细化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引导农民群众多种、种好晚秋作物。
(二)落实关键技术。晚秋作物种类多、生产周期短、技术性强,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及各村(社区)要加大技术宣传培训力度,指导群众切实抓好以防秋霖除湿害、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依靠科技提高晚秋作物单产水平;要根据不同区城土壤及气候特点、前作茬口和市场需求,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及品种,确保晚秋作物生产适销对路。秋菜要重点推广耐旱抗涝品种,适度密植,重施底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重点推广“菜—稻一菜”“麦/玉/豆(苕)/菜”“马铃薯/玉/豆(苕)/菜”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
(三)强化部门配合。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干部要加强晚秋生产工作的技术指导,办事处财政所要根据示范规模安排好晚秋生产示范资金,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投入到晚秋生产;各村(社区)要加强宣传,营造大抓晚秋生产的良好氛围;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等部门要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打击假劣农资和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其它相关办公室(中心)按照职责积极主动支持晚秋生产。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杨柳街道办事处
2020年8月10日
附件
达川区杨柳街道2020年晚秋生产任务分解表
村(社区) | 秋杂粮 | 秋红苕 | 秋洋芋 | 蔬菜 | 备注 |
两角村 | 120 | 120 | 110 | 30 | |
雷音铺村 | 80 | 80 | 80 | 30 | |
千坵社区 | 20 | 20 | 30 | 20 | |
合计 | 220 | 220 | 220 |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