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急理念变革提升体系。加强应急哲学理念变革体系研究,推动并转变应急服务理念体系建立,联合有一定应急教育基础的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设置专项开展应急哲学思想体系、应急服务理念工作模式及试点工作。
(二)强化应急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应急教育基础、应急培训教育模式、资质标准体系建设改革;依托有一定办学基础的应急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联合组建应急教育培训,对各地各相关部门开展全员性应急科普知识培训。
(三)建立健全应急队伍体系。全面解决区级层面应急队伍和救援队伍及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加强乡-村-社三级应急队伍和救援队伍的建设;全面加强队伍基础理论、实训科目及配套实训平台的建设工作。
(四)应急科学与工程整体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科学能力、应急技术能力、应急工程能力、应急产业能力、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准备、监控预警、处置救援、恢复重建体系建设,做到预防与准备能力、监控与预警能力、处置与救援能力、恢复重建能力等构成横纵矩阵;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强应急资源共享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应急指挥与预案演习理论;加强与周边地区信息化共享机制,构建应急科学与工程整体响应能力体系化建设。
(五)应急产业体系建设。深入探索应急产业概念、类型及功能定位;将应急产业体系包括应急装备体系、应急保障物资产业、应急服务产业及生物搜救产业等进一步开展应急产业概念、类型及功能定位基础研究,同时考虑适时将生物搜救产业纳入应急产业目录当中,并出台我区配套政策;探索政府应急服务、企业属地治理及公众社会动员三种不同层级、导向的防灾减灾救灾的组织体系建设和方法。
(六)完善生命安全保护体系建设。应对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研究其基本科学规律,进一步丰富并推动处置灾种体系建设规律,进一步探索有利于科学研究的灾种体系规律建设;深入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进一步加大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科学应急的生命安全保护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