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作物种子播前集中消毒处理及作物生长前期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是预防种传土传病虫害、有效减轻病虫危害损失、农药用量和面源污染的一项费省效宏措施,对确保苗全、苗齐、苗壮和实现秋播作物丰产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各地宜加强宣传和示范推广落实。
一、品种选择及消毒处理技术
1.选用抗病抗逆丰产良种或包衣种子:推广选用的秋播作物良种必须是经过植物检疫的良种,农作物种子包装袋上应附有相应的植物检疫证明编号。油菜推广选用得中油338、奥星油99、蜀丰6608、德油199、龙庭100、德瑞油168、川油45、南油868、德新油88、兴奥油478、庆油3号等良种,淘汰抗病性较差、品质低劣的品种。小麦推广选用川麦90、川麦55、川麦53、绵麦902、南麦302等品种。马铃薯要选用川芋18、川芋117、川芋16、达芋3号、达芋2号、达薯1号等抗病品种或脱毒种薯,豌豆食嫩荚选用食荚菜豌、大菜豌,食嫩尖选用朱砂红、无须豌2号等品种,食青籽粒推广选用龙豌一号、黑眉豌等,胡豆推广成胡21号、20号、18号、大白胡豆等品种。蔬菜种子选用耐热、耐湿、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良种或包衣种子。
2.及时晒种和筛选种子:播前选晴天晒种,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发芽率,晒后做好筛选工作,除去杂质、病种及不饱满种子。
3.十字花科蔬菜种子:选用无病毒种子或包衣种子,播前用清水浸种,未包衣种子选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药剂拌种防治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霜霉病等,用10%磷酸三钠药液浸种20~30分钟,清水洗净可防病毒病。
4.秋马铃薯种薯消毒处理:播前种薯选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25ml兑水15kg,喷雾处理400kg的种薯切块(2亩地种薯用量),要喷湿喷透,晾24小时以后播种(切记注意晾干,以防烂种),也可混加入70%吡虫啉5-10克,预防晚疫病、病毒病、地下害虫和苗期蚜虫等,经此法处理的马铃薯出苗整齐,提早出苗5~7天左右。
5.小麦种子消毒处理:选用15%三唑酮20克与10公斤麦种充分(干)拌匀后播种,或选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ml拌种小麦30公斤,先用少量水调匀后与种子充分混匀,晾干后播种,可有效防治种传黑穗病、黑粉病及土传根腐病等,推迟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期,减轻苗期病菌为害。小麦全蚀病发生的麦区或麦田,选用12.5%硅噻菌胺悬浮种衣剂30毫升对水200至300毫升拌10公斤小麦种子,密闭堆闷8-12小时,在室内晾干后播种,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全蚀病。禁止推广使用未经农药登记的小麦拌种剂,在秋季湿害发生较重的地区不宜推广三唑酮拌种,应选用戊唑醇悬浮种衣剂为宜。
二、生长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措施
根据前期病虫发生实况,结合常年病虫发生情况及未来天气趋势分析,预计秋季蔬菜及油菜前期主要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发生,草害发生偏重,较为突出,病虫害主要以蚜虫、跳甲、小菜蛾、菜青虫、夜蛾科害虫、霜霉病、软腐病、根腐病、灰霉病、疫病等病虫害发生为主。
1.播种或移栽前草害防除
秋季免耕油菜、免耕小麦等作物田、蔬菜换茬田,可在秋播作物前期进行人工铲除杂草及秸秆进行沤肥,或移栽前3-7天(随气温高低调节时长),选用草甘膦异丙胺盐、草铵膦等非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兑水进行化除,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及禾本科杂草,减轻草害,也可选用此类药剂于作物行间保护性施药除草,施药时避免喷洒到作物上。施药后5天内请勿割草、放牧和翻地。
2.蔬菜及油菜生长前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一是抓好农业防治措施。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间作、套作,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疏松、肥沃、无病菌的菜园作为育苗床地,彻底清除前作和病、老、黄叶及残枝,减少菌源量、降低病虫害基数,采用深沟高厢栽培,降低田间湿度,以减少菌源积累,减轻病虫害发生。
二是积极采用物理和性信息素诱控、天敌昆虫生物防控等措施。在作物苗期,或害虫迁入发生为害前期,开启频振式杀虫灯,及早悬挂安装黄板诱杀蚜虫、菜粉蝶、斑潜蝇、粉虱等,悬挂绿板诱杀小菜蛾,悬挂蓝板诱杀蓟马等技术,安装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害虫。秋季蔬菜等作物在蚜虫发生初期,及时释放捕食性瓢甲昆虫防治蚜虫、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等生物防控措施。
三是科学合理使用生物、化学药剂防治。在病虫害发生达标防治时期,合理施用生物化学药剂防治,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把握好药剂安全间隔期,确保秋菜生产安全。当菜蚜有蚜株率达10%或百株蚜量1000头以上时,选用印楝素、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在小菜蛾卵盛孵期至2龄幼虫期、菜青虫株虫量达到3-5头时,选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天然除虫菊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潜叶蝇选用阿维菌素、灭蝇胺等药剂防治;夜蛾科害虫、菜螟在卵孵高峰至低龄幼虫盛发期选用核型多角体病毒、虫螨腈、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在病害发病初期或出现中心病株时,选用低毒、高效、对路的生物、化学药剂喷雾防治,蔬菜霜霉病选用氟吡菌胺·霜霉威、丙森锌、烯酰吗啉等药剂;灰霉病选用嘧霉胺、扑海因等药剂;叶菜黑斑病、褐斑病选用戊唑醇、多菌灵等药剂;病毒病选用新奥霉素、氨基寡糖素、吗啉胍·乙酸铜等药剂;软腐病、黑腐病、青枯病选用噻菌铜、春雷霉素等药剂;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在发病初期选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药剂预防。
3.马铃薯疫病的预防和防治
主要措施:一是选好抗病或脱毒种薯;二是搞好种薯消毒处理,杀灭种传病菌;三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配施氮、磷肥,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四是加强药剂预防和适时防治。苗期开花前亩选用丙森锌、代森锰锌等兑水喷雾,连喷3次间隔10天,可预防早疫病和晚疫病。晚疫病发病初期(发病率5%),拔出病株深埋后,亩选用氟吡菌胺·霜霉威、甲霜灵锰锌等药剂常规用量兑水喷雾3~5次,根据病情发展,间隔7~10天。
三、注意事项
1.涉及施用农药时,要按照农药安全操作规程科学安全合理用药,做到兑药均匀科学,药袋内的药液清洗3次以上,确保药袋干净无残留,注意作物安全,施药人员要戴好防护罩,施药时雾滴细小,喷雾均匀、周到,设立警示标志标牌等,防止人畜中毒事故发生。
2.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塘、库、堰、河流等地丢弃剩余农药、废弃液、农药包装物,或者清洗施药器械。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应进行集中回收处理,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