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是我区水稻中后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迁飞性、隐蔽性、暴发性、为害损失重等特点,该虫以幼虫纵卷稻叶取食其叶肉,直接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的积累,导致水稻减产,尤其是其主害代对穗期产量影响较大。
据区植保植检站监测,随近期降雨天气影响,迁飞性稻纵卷叶螟迁入蛾量较大,田间成虫发生量大,尤其是目前生育期偏迟、抽穗较迟、植株长势嫩绿、浓密稻田发生蛾量高。
7月上旬各地大田普查,有虫田率90.0%,平均百丛虫苞22.6个,同比去年增60.3%,平均卷叶率0.54%,较去年增35.0%。7月14日田间赶蛾调查,亩蛾量平均为558.6头,比7月7日增4.02倍,是去年同期的6.98倍,是近十年均值的5.2倍,为近十年最高值,最高亩蛾量1334.0头,比7月7日增7.0倍,是去年的10.35倍,是近十年均值的2.83倍,超过2010年以来发生较重的2016年发生蛾量,以生育期偏迟稻田的发蛾量最高。
目前,生育期较早稻田进入抽穗扬花期,多数生育期偏迟稻田还处于拔节至孕穗末期,害虫迁移为害的桥梁田增多。气象分析,近期降雨频繁,田间湿度大,7月中下旬出现连续降雨日的天气多,温湿度条件特别适宜稻纵卷叶螟成虫发育、产卵孵化和低龄幼虫成活,极有利于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产卵繁殖为害,特别是有利于害虫在生育期偏迟、抽穗较迟、植株长势嫩绿、浓密稻田集中暴发为害,预计稻纵卷叶螟总体中等发生,在生育期相对偏迟、长势嫩绿、大肥田、沿溪河谷区、沟田以及栽培密度大的稻区和稻田将大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以上,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稻纵卷叶螟幼虫盛发为害期,7月19~26日为药剂防治适期。
为此,各地务必要引起高度警惕,不容忽视后期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为害,高度警惕稻纵卷叶螟在重发区域暴发成灾!各地要及时加强田间调查和防治宣传指导工作,对百丛有新虫苞15~20个的达标稻田,要及时选用对路药剂专治或兼治。
防治方法:防治稻纵卷叶螟,对适生易发区域和稻田、达标稻田,抓住药剂防治关键时期,选用阿维菌素、核型多角体病毒、甲维·茚虫威、甲维·毒死蜱、阿维·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兼治二代螟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