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虫(钻心虫)是我区玉米上的主要害虫,常见害虫种类主要有大螟、亚洲玉米螟、高粱条螟等,春玉米被大螟为害后主要造成枯心苗,被亚洲玉米螟为害后叶片常出现横排小孔、花叶等症状,以玉米一代大螟早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损失较重。
据我站及各群测点监测,今年越冬代玉米螟虫始发蛾期和蛾峰期总体较去年略提早,部分区域略推迟。河市灯诱和性诱监测,越冬代大螟成虫分别于3月31日、4月2日始见,较去年均提早4天,性诱4月15日左右出现明显蛾峰,较去年提早2天,累诱蛾量同比去年增加3头。石桥、南岳群测点性诱监测,越冬代大螟成虫分别于3月30日、4月8日始见,同比去年提早3天和迟1天,截止4月22日止,分别累诱蛾24头、28头,同比去年分别增加6头和10头,4月22日左右出现明显蛾峰,较去年推迟3~4天,玉米螟4月10日、4月16日始见,分别比去年提早9天和提早5天,累诱蛾量南岳点和石桥点分别比去年增2头和少2头。
根据冬后螟虫基数及气象等因素分析,预计一代玉米钻心虫总体为中等发生,略重于去年,局部玉米大螟发生较重,4月下旬末进入大螟卵孵高峰至低龄幼虫盛发期,平坝浅丘区药剂防治大螟的时间在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为玉米螟落卵期,药治时间在5月上旬中至中旬。深丘低山区各时期相应推迟7天左右,药剂防治大螟时间在5月上旬,玉米螟防治时期在5月中旬至下旬。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强虫情调查监测,及时抓好宣传,科学指导农民开展好防治工作,杀虫保苗,要注意加强玉米秸秆堆集地附近、稻田埂及稻田附近种植玉米地块玉米螟虫的防治。
一代玉米螟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在越冬代玉米螟成虫发生期,及时在玉米田间安置频振式杀虫灯或性诱捕器,诱杀玉米螟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及其为害;在玉米螟虫落卵盛期,田间及时悬挂释放“生物导弹”(赤眼蜂携带病毒),将“生物导弹”产品挂在玉米叶片的主脉上,或摘取木枝条(每枝挂一枚)插在玉米地,每亩按 15 米等距离(离田边 2 米)施放 4~5 枚;在螟卵孵化高峰期及低龄幼虫期,选用苏云金杆菌制剂、杀虫单、甲维?高氯、阿维菌素悬浮剂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兼治粘虫等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