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报道 >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 督察动态 > 正文

达川区“六强六重”部署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

来源:达川生态环境局     发布日期:2021-09-17    点击数:

退耕还林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工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达川区立足区情,坚持“六强六重”,积极部署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

强基础,重宣传。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组织宣传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60余次,确保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精心组织摸底。组建“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工作组200个,开展进村入户调查1200余次,真正做到“退不退,退多少”由农民说了算。三是加强苗木监管。在数量上合理调配,做到品种全、数量足;在质量上严格把关,确保所选种苗达到国家和省有关标准。

强规划,重方案。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工程建设有关规定和要求,充分尊重农户意愿,根据计划任务,科学编制区级实施方案。方案编制重点解决“退哪里”“还什么”“谁来种”三个关键问题,在“退哪里”上,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做到相对集中连片,严禁基本农田退耕还林;在“还什么”上,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避免盲目发展经济林;在“谁来种”上,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林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实施退耕还林。

强产业,重生态。立足助农增收,将新一轮退耕还林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后续产业。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效益兼优的特色林果业,优先考虑乌梅、花椒、安仁柚等生态、经济效益兼备的树种,实现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互利共赢。

强科技,重培训。借鉴前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探索出的林竹、林果、林药、林草等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利用现有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科技下乡40余次、组织培训10个班次、发放技术手册20000余本,加强对基层技术骨干和退耕农户培训,引导退耕农户科学造林、科学经营,切实提高生产技能水平,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

强管理,重规范。一是规范流转经营。本着公平、自愿的原则,由经营主体与土地承包人就政策兑现、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事项签订协议。二是组织检查验收。组织技术精、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工作,严把“质量关”和“验收关”。三是加强建后管理。建立健全管护制度,将退耕还林地统一纳入林政资源管理,加强成果保护,禁止在项目实施范围内复耕和从事滥采、乱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活动。

强监督,重落实。各工程乡镇、村社建立健全退耕还林公示制度,详细公示退耕面积、地点、树种以及验收结果、政策兑现等情况,杜绝弄虚作假,接受群众监督。坚决禁止克扣或挪作他用的现象,凡是政策兑现和资金使用中出现问题的,一经查实,严厉追究相关责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