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防汛减灾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7月11日,区委书记向建平主持召开全区防汛减灾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对全区防汛减灾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他强调,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临战状态和实战要求,抓好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向建平指出,暴雨洪灾发生后,省、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就切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先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区及时启动防汛一级响应,第一时间开展紧急调度,所有区级领导第一时间奔赴联系乡镇,指导抗洪救灾。各地各部门不等不靠、各司其职。全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坚守岗位、连续作战。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等迅速出动,处置险情、清理道路障碍、紧急转移受灾群众等工作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此次洪灾造成的损失。
就切实做好全区防汛救灾工作,向建平要求,一要继续抓好防汛抢险救灾。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坚持一日一会商、一日一调度,加强巴河、州河等上下游雨情、水情研判,及时准确发布预测预警信息,高效统筹指挥抗洪抢险工作。各区级领导要全面下沉,督促指导联系乡镇(街道)抓好抢险救灾。各乡镇(街道)要始终坚守岗位,扎实抓好防灾避险工作,科学有效组织抢险救灾。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和预案规定,落实防大汛、抗大洪的要求,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应急工作。二要全力恢复保障受灾群众生产生活。要迅速调集一批救灾物资分送到各受灾乡镇,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棉被、有临时住处”。要切实做好受灾场镇的供水送水工作,迅速抢修受损电力设施和通讯站点,全力确保通讯畅通和水电气供应。要尽快抢通受损道路,保障群众出行。要加强货物调集和资金协调,尽快恢复受灾集贸市场和门市商铺正常商业秩序。同时,要及时开展生产自救,指导乡镇受灾群众搞好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三要做好消杀清淤工作。要按照“水退人进”的原则,抓好清淤收尾和全面消杀工作,做到不漏死角、不留盲区,实现灾区消杀工作全覆盖。要加强疫情监控,切实做好皮肤病、肠道病、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对灾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要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农药供给,严防灾后大面积病虫害滋生,确保现有农作物增产增收。四要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对辖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和道路、桥梁、河湖堰库等重要点位,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逐一逐项销号。区自然资源局、水务局等部门要牵头负责,拉网式排查洪水淹没区、土质松动地带、地质裂痕地段,以及全区范围内的水库、山坪塘、水渠、场镇堤防、河道等重大隐患点,全部建立清单,并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隐患点,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区交运局要全面摸排桥梁、道路受损情况,建立台账,组织整治。区住建局要全面排查房屋受损情况,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检查受损民房、学校及其它建筑质量,发现问题要及时转移群众、妥善安置。五要严肃纪律压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履行抗洪救灾工作职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处置并报告相关信息。各区级领导和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必须深入联系乡镇(街道),靠前指挥,全力做好应急抢险和灾后重建工作。各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必须坚守岗位、坚守一线,组织各村(社区)、辖区企业开展好应急抢险和灾后重建。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区委目标绩效办要强力督查抗洪抢险、区级部门领导联系乡镇情况,及时发现通报相关问题,推动问题整改。区委、区政府将对因工作不负责,措施不当,抢险不力,甚至玩忽职守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会上,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潘峰通报了达川区“7·10”洪灾相关情况,并就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讲了意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运登、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吴胜鸿、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德春分别汇报了联系乡镇受灾情况、防灾减灾等工作开展情况。
叶祥金、张家芳、王剑、侯候、刘杰等区领导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