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城将整治小区“乱搭乱建”问题
小区乱搭乱建严重影响公共安全、侵占公共空间、损害公众利益。近日,记者从达州市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市将通过查处一批、规范一批、拆除一批,有效遏制住宅小区违法建设蔓延势头。
据悉,本次专项整治范围为中心城区的住宅小区。整治重点包括占用公共通道、小区绿地、消防通道等公共场地搭建各类建(构)筑物的;在楼顶或公共平台擅自加层、搭建钢架棚(房)的;破坏建筑临街立面擅自搭建各类建(构)筑物的;群众投诉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擅自开挖地下室(地下车库)的;影响建筑安全的违法建设。
多措并举
严控新增违法建设
加大楼盘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力度,严格执行技术规范,严禁预留镂空、架空空间,推行建筑坡屋顶设计,压缩违法建设滋生蔓延空间。对在建的违法建设,第一时间责令当事人停止施工,暂存施工工具和材料,限期自行拆除;对拒不停止建设或者不按要求自行拆除的,执法部门会同辖区街道、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现场制止拆除,采取限制不动产登记和交易,暂停水、电、燃气服务等措施,制止、消除违法建设。
同时,由辖区街道办事处牵头,社区具体负责,对本辖区住宅小区违法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查明违法建设的位置、面积、结构、层数、建成时间、历史成因、使用性能、责任人及家庭成员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并分类提出处理意见。对城区确属屋顶防水治漏搭建的钢架棚(房),根据达州房屋建筑风貌和地区环境实际,制定楼顶防水治漏技术规范以及质量、消防安全技术标准,明确审批、整改工作流程。由辖区牵头,根据屋顶防漏技术规范,选择1—2个小区或区域,对楼顶“蓝顶子”实施试点改造。
结合中心城区234个老旧小区改造和旧城改建,将楼顶、立面纳入一并改造,消除一批违法建设。对影响公共安全、侵占消防通道、侵占小区绿地和公共空间、破坏临街立面、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查处机关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辖区政府牵头组织实施强制拆除,职能部门全过程主动参与配合。力争到2021年底,巡查检查、投诉举报、线索移交等途径发现的新增违法建设查处率达100%,投诉受理率100%,新建成楼盘违法建设政策宣传率100%。
协调联动
完善执法保障机制
出台违法建设限制不动产交易和登记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对不按要求整改和拆除的违法建设,执法部门及时告知不动产交易和登记管理部门,在违法建设消除前不得办理变更、转移、抵押等登记手续。对利用违法建设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许可。
建立违法建设信息名录,在相关部门门户网站公示违法建设行政处罚信息、行政强制信息,实行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惩戒;建立城管和公安联动治理违法建设机制;配套出台城管和经信等行业主管部门关于供电、供水、供气等企业不得为违法建设提供服务等文件。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参与、组织实施违法建设的,执法部门及时函告组织部门和纪委监委。(蔡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