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石梯镇打破基层形式主义,提升基层工作动能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基层工作的现状,也从侧面也体现了进程工作的繁杂。党中央为着力解决困扰基层工作的形式主义问题,将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一年时间已过,基层形式主义的现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具体基层工作中,尤其是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些深度形式主义问题仍不时出现,仍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基层工作的开展。这明显是与目前的防疫、扶贫、复工复产等紧迫和坚决任务不相适应,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使基层治理成效降低。彻底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是推进复工复产、助力防疫夺取最终胜利的迫切需要。
自我革新,勇于改变。打通基层减负的阻碍,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是重点,必须坚持以上率下、率先改变,带头更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把一切的繁文缛节赶出新体制。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督查检查方式,充分发挥敢担当、干实事的能力,重新树立注重实干的用人导向,为干实事敢干事者提供宽广舞台。
摆正位置,改变观念。基层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将实干担当的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深刻认识到减负不是减担当、减责任,更不是降低工作标准和要求,自觉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提高担当作为的硬本领。同时,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自身良好的作风、过硬的本领破除形式主义在基层生存的土壤。
减负扩能,提升效率。要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进一步明确基层工作职责,实行基层工作准入制,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向基层安排工作,未经批准不得对基层督导考核;推动基层聚焦主责主业,使基层在人事权、考核权、管辖权、建言权上有更大的主动权,把人力物力财力向工作的最前沿阵地进行倾斜投放,把减负的效果落到实处。
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