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1月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一是量化指标稳量提质。2020年获得省级财政激励奖补项目22个,资金1841万元,同比增长25.4%。已按成功申报项目情况将资金全部分配、下发至相关县(市、区),用于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商事服务、落实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扶持政策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1—11月,全市纳入省级平台统一管理项目123个,投资总额1098.68亿元,总量全省第2;前三季度,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61亿元,同比增长11.64%,完成省上保证目标470亿元的98.08%。
二是招大引强持续向好。从引进项目投资额度分布情况看,全市新签约5亿元及以上投资合作项目73个,投资总额999.45亿元,投资总额占比91%;其中,10亿元及以上项目36个,投资总额784.4亿元,投资总额占比71.4%。从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情况看,新增“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7个,投资总额476.62亿元,分别有方大钢铁集团、新希望六和集团、奥美德集团、和润集团、居然之家、华侨城等企业在达投资项目。与江西方大钢铁集团签署《达钢集团异地搬迁转型发展合作协议》,标志着达钢战略重整和异地搬迁转型发展迈开了坚实的一步,有着62年历史的达钢将“涅槃重生”。从“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落地落实情况看,2019年引进的“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中,2020年计划开工项目17个,目前已开工建设14个,正威国际集团在宣汉投资的铜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两条生产线已建设竣工,即将开展试生产;华润天然气长输管线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前完成,万源市即将告别不通管输天然气的历史。
三是规模集群全面推进。产业主导化、项目园区化的趋势不断向好。1—9月,“6+3”重点产业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60.86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规上企业总产值1680.81亿元,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和大数据、医药健康、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逆势崛起,同比分别增加20.7%、16.8%、14.7%和12.3%。1—11月,全市新签约“6+3”重点产业项目105个,投资总额943.5亿元,占比分别达85.36%和85.87%,同比分别增长9.8%和7.6%,这得益于近年来,全市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集中力量筑巢引凤。同时,各县(市、区)、达州高新区在推进主导产业集群集聚方面也各有亮点。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专注电子信息产业,靶定目标主动配套成渝,OPPO检测中心顺利运转,锦湖天宝生产的手机电源适配器已成为重庆OPPO、VIVO最大的供应商。通川区川菜高新技术产业园,借力校企合作,创新方式委托招商,已吸引3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规模化生产。开江县紧盯台州阀门制造企业转移,聚力打造中国西部阀门之都,目前10家企业已正式投产达效,集中签约近20家企业。
四是落地落实提速增效。在全市“35条”措施的激励下,全市各地加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力度,在疫情平稳后迅速促进项目开工建设。先后举办5场次集中开工仪式,累计开工招商引资项目近200个。在全市新增的134户规上工业企业中,通过招商引资落户的企业89家,占比66.4%,招商引资正成为“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的重要力量。2019年度纳入省级平台统一管理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分别为98.8%、86.75%和33.78%,“三率”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38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
五是招商活动深化拓展。受疫情影响,我们迅速调整专题招商活动的方式,市县一体集中掀起“百日攻坚·集中签约”活动,期间累计举办各类签约活动20场次,市区联动举办达州高新区“2+1”产业网络推介会暨投资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集中签约投资合作项目20个,投资总额456亿元。点对点举办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推动中国铁建战略投资达州“双城一线”建设,江西方大钢铁投资达钢集团异地搬迁转型、泛美达州航空职教城落户亭子新城,“小而精、专而优”的招商专场,推动实现精准招商、精品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