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商引资 > 投资动态 > 正文

达川区跑出重大项目建设“加速度” 注入经济快速增长“催化剂”

来源:达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0-07-30    点击数:

7月23日,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达川区召开。与会代表深入达川区视察了多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一起探究了达川区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的门道。

为什么选择这些重大项目点位?有哪些亮点?了解达川区高质量发展路经!

1、达州钢琴博物馆

6月29日,位于达川区休闲文化体育公园内的达州钢琴博物馆正式开馆,开馆仪式现场,嘉宾满座、大咖云集,该馆是四川省唯一的一座大型钢琴艺术类博物馆。

据悉,达州钢琴博物馆共上下三层,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系目前全球占地面积最大的钢琴博物馆。其建筑设计和软装陈设,增添了巴洛克风格元素,着力营造古典欧式的内部空间与视觉氛围,凸显高贵与典雅。馆内设有世界名贵古董钢琴展示区、施坦威音乐厅、钢琴历史长廊、琴王区、钢琴主题画廊、音乐图书馆、钢琴零件工坊、钢琴音乐休闲区等区域,涉及钢琴演奏、DIY制作、互动体验、考级培训、文献收藏等多种功能。该馆收藏有名贵古董钢琴300余台,囊括了施坦威、贝希斯坦、贝森朵夫、查克林、布罗德伍德等世界顶级品牌,是目前全球藏品最多的钢琴博物馆。

达州钢琴博物馆建成投用后,将成为意大利威尔第国际声乐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德国舒曼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等全球顶级音乐赛事的举办地,必将成为达州城市文化的新名片、旅游文化的新地标,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颗闪亮的音乐明珠

2、巴人文化旅游产业园

巴人文化旅游产业园,位于三里坪人文生态新区,是达川区实施“巴文化高地”建设的核心区域。近年来,达川区坚决落实市委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的决策部署,大手笔规划建设巴人文化旅游产业园,为全市巴文化高地建设添砖加瓦。

达川区依托三里坪人文生态新区打造的巴人文化旅游产业园,突出彰显以“巴风汉韵、文脉流芳”为主题的人文地域特色,集中展示达川城区规划建设成果以及城区历史文化与建设成就的独特魅力,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会翻开达川城市建设崭新的一页,对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布局、弘扬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巴人文化旅游产业园,包括巴人起源区、巴国盛世区、巴地印象区三个部分,除了沿河、沿街和依山就势各个节点都融入生动的巴文化元素以外,三里坪滨江公园、达州巴人历史文化馆、后照馆、巴文化主题商业街区都将以浓郁的巴文化风韵、独具特色的造型布局、雄浑大气的格局而惊艳亮相,三里坪城市新区“巴人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建设,将更好地谱写达川城市人居环境幸福美好新篇章。

3、达州东辰国际学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良好的教育资源,是留住达州人、吸引外地人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把达州建设成为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基本要求。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达川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新建了多所城区中小学校,有效改变了教育资源不足这一现状。在加快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达川区尤其注重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通过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整合优秀的教育资源,一定程度满足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打造了“样板”学校,打响达州教育品牌,提振达州竞争力,切实带动了区域教育发展,使达川区教育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达州东辰国际学校由绵阳东辰教育集团投资,按照四川省一级学校标准建设,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出国预备教育。学校已于2019年9月1日顺利开学,现有学生近2000人。目前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建设规模约有8万平方米,计划于2020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4、达川产业新区

达川产业新区位于达川区南部,处于达州秦巴新区和空铁经济带腹地,覆盖百节镇、赵家镇、双庙镇大部分行政区域,总规划面积为71平方公里,距达州市主城区20公里,距达州新机场4公里,区域内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达川产业新区以“配套成渝、空港引领、产城一体、三化互动”的发展理念;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物流的产业定位;以“一核三片”的空间布局,即中部以达川工业园为核心,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现代物流业。南部为达州市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主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新材料、装配式建材。北部为乌梅特色小镇,主要发展乌梅深加工、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西部为现代农业示范园,主要发展现代农业及深加工。

达川产业新区现有入驻企业30余家,实现年产值超过50亿元,培育出达州市国信达新能源汽车及液晶电视周边线材项目、达州鸿汇科技有限公司笔记本模具生产项目、达州市亿通达汽车内饰及零部件生产项目等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优质企业。

5、达州市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

达州市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是达川区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补充完善产业链体系、带动达川区乃至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而新建的一个产业园区。

该产业园规划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按照“产业集群、企业聚集、产业联动”原则,着力实现达川区优势资源的产业化、工业化、市场化转变,目标是建成技术装备水平先进、功能完备、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好,川东最具竞争力的新型建材产业园区。

该园是达州市授牌的新型建材产业园,主要发展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等。布局建设有“五区一中心”,“五区”即陶瓷生产区、石材加工区、水泥制品区、门窗加工区和新型建材产业区,“一中心”即建材物流交易中心。

其中,四川中陶建材产业园是达川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省级重点项目,是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检测、检验及矿产资源为一体的综合型陶瓷生产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000亩,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产品生产服务企业,预计实现年产值25亿元。

6、“中华银杏谷”

昨日,这里的山坡上草芥丛生、荆棘遍布。如今,这里的山脊、田野、沟壑,全被一层新绿覆盖,一株株壮硕的银杏树如威严挺立的卫士,伫立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

走进“中华银杏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条宽达30余米,全长15公里的“银杏大道”,大道两边栽植的高大银杏树,错落有致,成对成行,在平坦开阔的乡间田野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据了解,“中华银杏谷”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规划占地23平方公里,流转土地2万亩,是达川创新开展的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重点工程项目。谷内除了建有银杏大道、银杏群落、银杏谷观景台、天鹰古寨、观景廊道等景点外,还将建设景观花海、康养基地、水上世界等综合项目,集森林旅游、观光、疗养、休闲于一体,目标是打造为4A级景区。在“中华银杏谷”内重要景点——“杏福林”365棵生辰银杏树群落里,每棵树代表着从正月初一到除夕的每一天,银杏树是按12个区域栽种,一个区域代表一个月,12个区域对应12个月、对应12地支、12生肖、24节气布局,每个人都能在“杏福林”找到属于自己的树,收获自己的幸福。

7、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扶贫项目

生猪产业在达川区一直以来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达川区是全国畜牧大县、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正在建设中的“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扶贫项目”,正是依托达川区得天独厚的生猪养殖传统优势,借助麻柳镇地势开阔、交通便捷的自然条件,由丽天牧业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一个年出栏生猪达百万头的农业产业扶贫重点项目。川东北生猪交易平台就是“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扶贫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立足于达州生猪产业,兼顾川东北生猪生产,按照“线上交易+线下交收”电子商务模式、交易标准、交易规则,创新开展生猪活体及产品电子交易。该项目目标是力争3至5年,在线生猪交易量达到本区域流通量的10%以上,交易规模达到10亿级,切实提升达州生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达州日报 记者 邱霞 桂丹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