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8号建议办理情况(B)的函
达川农业函〔2019〕81号
孙作江代表:
您在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大对重点非贫困村投入的建议》(第178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我区共有行政村597个,其中贫困村142个。近年来,我区对贫困村的投入力度的确很大,对非贫困村的投入显得不足,我区已从并将继续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非贫困村进行投入。
一、进一步加大对非贫困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自国家实施农村公路以来,达川区积极布局规划农村公路,并加快推进实施,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了乡、村100%通油硬化路。随着脱贫攻坚的进一步推进,为全面实施脱贫,达川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发展目标,分别于2016、2017年投入1.5亿元对全区142个贫困村及通往贫困村道路进行了加宽改造,进一步提高通行条件。同时,为缩小贫困村与非贫困道路条件差距,达川区整合农村公路补助资金共计9938万元,对非贫困村430公里的村道和产业路进行了加宽和改造。对于未完成的村道加宽任务我局将加大向上汇报力度,分批有序推进加宽改造,以进一步改善全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二、打造“互联网+农业”各类电商平台
我区已建成益农信息社474个,覆盖我区行政村的80%,其中一类社142个、二三类社332个。我局将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构建区、乡、村三级农村电商运营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具有达川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投身电子商务,在辖区内打造乡镇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
三、强化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全区围绕农业“5+5”工程,确立了粮油、蔬菜、生猪、水果、乌梅五大主导产业和达川双椒、乌梅酒、达川贡米、安仁柚、青脆李五大品牌的农业产业体系。以米城、堡子为核心全区全域发展15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以九岭、龙会为核心全区发展花椒基地16万亩,以赵家、管村为核心全区全域发展水果19.5万亩,以双庙、大堰为核心建设常年蔬菜基地5万亩,全区发展蔬菜播面40万亩(含复种指数),全区水产养殖4万亩。近几年来,我局一直把农产品品牌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利用公司+农户的模式,采用先进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育出了一批高品质的特色农产品。截止2018年底,我区共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57个。我区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持续巩固和发展已有的特色产业并提档升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四、狠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区以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产业融合为重点,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通过5年努力,到2023年,全区建成国家、省、市、区四级现代农业园区16个。其中2019年重点建设4个区级园区、3个市级园区和1个省级园区(区级园区:达川百节马家乌梅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达川万家银杏麻柳生猪现代产业园区、达川九岭罐子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达川双庙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市级园区:达川百节马家乌梅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达川万家银杏麻柳生猪现代产业园区、达川九岭罐子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省级园区:达川百节马家乌梅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同时,同步推进其他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农村局
2019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