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要闻 > 正文

达川区召开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9-06-17    点击数:

6月13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许国斌主持召开我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深入贯彻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认真审视达川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全力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凝聚共识和力量。


微信图片_20190617102742_副本.jpg       

许国斌说,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扣“文旅靓区”发展目标,始终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区的朝阳产业来培育,全区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已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铁山、4A级景区真佛山、省级森林公园雷音铺,以及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乌梅山纳入全省4A级景区创建序列,石桥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万家镇入选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镇。《巴山蜀水——孝善天下真佛山》《展翅之初——红色苏维埃第一街》等专题节目在央视播出,“中国达川首届乌梅文化节”“达川孝善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被央视报道。巴文化博物馆、钢琴博物馆、石桥红军文化特色小镇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2018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9.6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们还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缺少招牌景点、文旅融合发展不够、配套服务相对滞后、宣传推介缺乏力度等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我区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抢抓文旅融合发展机遇,系统谋划部署,加快补齐短板,推动达川文化旅游繁荣发展。

微信图片_20190617102755_副本.jpg

许国斌强调,当前,我们要顺应文化旅游发展大势,找准文旅融合发展切入点,推动文化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发展。一要做好规划大文章,形成全域旅游大格局。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总体布局,关键要突出“高、全、响”三字目标。站位要高,达川地处川、渝、陕结合部,与梁平、平昌、宣汉等七个县区接壤。这些县区中,不乏光雾山、巴山大峡谷等旅游景区,也有宣汉罗家坝、平昌刘伯坚纪念馆等巴文化和红色文化品牌。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与他们实现对接融入、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川东北红色旅游、巴山秀水、巴文化旅游线路。规划要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是旅游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文旅部门要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围绕巴文化产业园、真佛山、万家银杏谷、石桥列宁街等核心景点,科学规划城市中心区休闲度假旅游带、东部孝善文化乡村旅游带、南部观光康养旅游带和西部红色文化旅游带四条旅游环线。要尽快完成乌梅山、九龙湖等景区详细规划,高标准编制州河、巴河沿线旅游规划和特色旅游村镇规划。要抓好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旅游总体规划对接,加快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核心景区和乡村旅游并驾齐驱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品牌要响,当前,达川旅游要创建的最响品牌,就是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大家要围绕红色文化、巴文化、孝善文化等传统文化基因,铁山森林公园、雷音铺森林公园等绿色生态景观,河市成都山玫瑰谷、万家银杏谷等乡村旅游景点,大力推进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创建升级,唱响达川文旅品牌,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二要探索发展新业态,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新提升。当前已进入大众旅游、全域旅游新时代。只有不断探索新方式,发展新业态,才能适应旅游大众化、消费个性化新需求,重点在于坚持绿色引领,助力旅游发展,寓文化于山水之中,在文旅融合上实现大提升,寄乡愁于田园之中,在农旅融合上实现大提升,含康养于乐趣之中,在休闲旅游上实现大提升。三要补齐短板强后劲,确保文旅发展强竞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各相关部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配套设施、宣传推介、管理服务三个方面下足功夫,让游客体验到方便快捷、宾至如归的旅游服务。

许国斌指出,文化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一项大产业,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凝聚各方合力。要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协调配合机制、要素保障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努力形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高质量推进文旅靓区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孙忠、吴倩、潘峰、张鑫、王剑、郑祖杰、马帅伟、王永明等区领导出席会议。(胡睿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