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关于达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第41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刘缤鸿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擦亮达川区“石桥烧火龙”非遗文化品牌的建议》(第412号)收悉后,达川区高度重视,赓即组织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等部门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资源整合
(一)强化规划引领。将“石桥烧火龙”纳入《达州市“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内容,推动非遗文化与农林渔牧产业联动,积极探索“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模式。同时,指导石桥镇升级打造传统饮食文化。通过注入文化元素、提升品质、优化包装、设计标识创新营销等方式,助力“石梯蒸鱼”“石梯豆瓣”“石梯凉粉”“石桥米酒鱼”“石桥易羊肉”“石桥板鸭”等特色美食市场化、品牌化。
(二)深化品牌建设。深入挖掘石桥地区“湖广填川”遗址、鲁家坪传统村落、四座节孝牌坊、八座著名古桥、立石子书院等
历史建筑资源。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完善保护利用机制,积极开发“石桥哭嫁歌”“耍水龙”等传统文化项目,常态化开展“民间艺术月月演”活动,打造达川文化品牌。
(三)促进文旅融合。整合石桥镇列宁街等红色资源,精心设计“非遗+红色研学”线路,积极申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构建复合型文旅业态,丰富游客体验。
二、加强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实施
(一)推进非遗申报。已启动“石桥烧火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工作,同步申请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资金将重点用于技艺传承、数字化保护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为传承发展“石桥烧火龙”提供坚实保障。
(二)打造特色小镇。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联合石桥镇开展“火龙特色小镇”规划论证工作,深度挖掘“石桥火龙”文化内涵。结合达石快速通道建设,串联三教寺、高桥水库等景点,打造核心旅游线路。定期举办片区美食文化节,设置互动趣味项目及全民参与的饮食文化活动,以“好吃、好看、好玩、可观赏、有故事、能体验”的形式,宣传故乡名特小吃。
(三)加大宣传推广。区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全媒体传播方案,将组织团队深入石桥镇,挖掘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传承故事,记录火龙扎制、彩绘等细节。采访传承人及群众,在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广,制作短视频专题,聚焦火龙表演震撼画面和传承人坚守故事,吸引年轻观众。结合元宵“烧火龙”与端午“舞水龙”策划,制作对比短视频《冰火双龙记》,突出“泼水祈福”与“烈火狂舞”的文化特色,增强传播效果,扩大影响力。区文旅发展中心积极开发“火龙”主题文创产品,拓展消费场景,提升“石桥烧火龙”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鼓励传承发展,激发内生动力
(一)健全传承人梯队。大力培养“石桥烧火龙”“翻山铰子”“法门武术”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建立完善“石桥烧火龙”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和退出机制,重点扶持核心传承人,鼓励培养青年传承骨干,吸纳爱好者参与学习,形成老中青结合的稳定传承梯队,确保技艺代代相传。
(二)拓展展示平台。在“民间艺术月月演”等现有活动基础上,积极组织传承人及团队参加更高层次的文化交流展演、非遗博览会等活动,增加展示机会,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促进市场化运作。支持传承人及团队在保持非遗本真性的前提下,探索适度市场化运作模式,如开展有偿教学、定制化表演、文创产品开发销售等,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技艺传承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积极与省文旅厅对接,争取专业指导,邀请非遗专家及文旅企业参与产业招商。加快推进国家级非遗申报进程,精心筹备2026年春节“石桥烧火龙”民俗活动,塑造达川文化IP,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衷心感谢您对达川文化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达川区将以“石桥烧火龙”保护传承为重要抓手,推动非遗保护与文旅经济度融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
2025年7月2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无障碍浏览









川公网安备 511703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