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提案议案 > 政协提案 > 正文

达州市达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政协区三届五次会议第119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来源:达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5-08-25    点击数:

​  谭琴华委员:

  您在区政协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校外流动摊位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第119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近年来,随着校园周边流动摊贩数量增多,食品安全隐患问题日益凸显。我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149所,周边流动摊贩持续增加,主要经营小吃、饮料、零食等即食食品。流动摊贩经营流动性强、卫生实施简陋普遍存在食品原料进货查验不规范、加工环境脏乱、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缺失及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成为校园周边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

  一、工作部署与机制建立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联合综合执法、教育、公安、街道办等部门,建立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联防联控机制

  (二)明确责任分工。划分责任片区,落实网格化管理,压实市场监管所、学校、街道三方责任,建立日常巡查+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三)完善制度保障。严格执行春秋季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细化检查要点、检查频次和监管措施,推动监管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整治措施与成效

  (一)全面排查摸底组织对全区校园周边50米范围内食品经营单位及流动摊贩集中经营区经营者开展建档登记工作,建立动态台账,掌握经营品类、时间、人员健康证等情况。

  (二)联合执法整治。由区食安办牵头,定期组织开展护苗行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综合执法局、区教育局、街道办(社区)等部门联合对固定点位食品经营摊贩(如区医院、一新国际、杨柳社区等经营摊区等)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进行现场整改并明确社区跟踪整改责任,杜绝食品安全事件(事故)发生。

  (三)动态监管治理。建立联合执法治理机制,在上下学集中时间段,学校组织人员进行巡查,通报校园周边50米范围内的游摊小贩,由综合执法等部门及时处理,劝离游摊到定点位置规范经营,针对拒不配合经营者依法予以取缔。

  (四)宣传教育引导。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教育局、各学校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发放宣传手册,引导教育学生不购买游摊小贩的食品。对食品摊贩开展集中宣传培训,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规范食品摊贩经营行为

  三、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难度大部分摊贩利用上下学时段打游击,逃避监督检查。

  (二)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摊贩整改后反弹,卫生条件难以长效保持。

  (三)学生消费习惯惯性强。低价、即食食品任具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引导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部门协同联合教育综合执法、街道办(社区)等部门开展错峰执法,增加早晚高峰巡查频次。

  (二)推动疏堵结合。综合执法局、街道办(社区)多方协调,规划校园周边便民食品经营点,引导食品经营摊贩合法合规经营。

  (三)加强社会共治。设立学校食品安全流动监督巡查员,发动家长、师生共同参与监督管理把食品经营摊贩纳入红黑榜公示管理必要时通过媒体曝光典型案例,达到教育一人,警示一片的宣传效果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紧扣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聚焦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主体安全意识不强、经营秩序混乱、经营环境卫生状况差等问题,着力推行校园周边综合监管模式,不断强化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持续治理,校园周边流动食品摊贩定点经营、合法亮证经营经营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杜绝辣条等低营养食品、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过期食品在校园周边出现,师生的食品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达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6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