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暴恐事件——达川区教育局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同学们:
5月20日中午12时许,江西省贵溪市文坊镇明德小学内,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造成2人死亡,10人受伤。事故的发生真是让人心痛!
校园本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极端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学校因为人员密集,学生多为弱势群体的特点,易成为暴力恐怖袭击的目标,且袭击方式多以持刀具砍杀为主,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那么在学校遭遇持刀袭击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呢?以下逃生自救知识,师生家长一定要掌握:
一、逃离
“不围观,不停留,撒开腿跑不回头”。当意识到发生暴恐袭击,自己身处险境时,第一选择就是跑!远离现场也就远离了危险。在逃跑时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歹徒袭击时往往优先选择人员密集处,所以逃跑时不应成群结队地跑,而应该分散开跑,这样遭受伤害的风险才会降低。第二,不往偏僻的角落跑,因为一旦在偏僻的角落遇到歹徒,将没有任何退路可言。逃跑到安全区域后,应尽快拨打110报警。报警时需讲清楚事发地点、经过、歹徒人数、使用的武器等关键信息。
二、躲避
当袭击发生时如果无法逃离现场,那么就应该立即寻找合适的地方躲避起来。建筑、树木、花坛、课桌等,都是可以藏身的地方。当选择建筑物躲避时,进入后应第一时间锁门、关窗、关灯,寻找合适的位置躲藏,尽可能不使自己暴露,同时应将手机调至静音。此时若要报警,直接拨打110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如果歹徒距离自己较近,那么一旦通话则很容易使自己暴露!此时最合适的报警方式是通过12110短信报警,尽量不要发出任何声响。
三、自卫
跑也跑不掉,躲也躲不了,此时又该怎么办?坐以待毙显然不是选项!此时可大声呼救,奋力反击。联合同学、老师、保安、路人,操起拖把、椅子、棍子、灭火器等,选择有利位置与歹徒对抗。能将歹徒制服固然是好,即便不能制服,也能为救援力量的到来争取时间。当然,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选择反击显然不可取,能逃离或躲避是上上之策,如果不能,可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防御,如将书本塞进前胸及后背,将书包顶在头上等,尽可能保护自己,降低伤害。
注意:防御措施适用于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年幼的孩子应以躲避为主。另外,防御不等于主动反击,不建议未成年人主动去和歹徒搏斗。
四、救助
如果不幸受伤,确保现场环境安全后,应及时展开自救和互救。如果有出血的情况,应第一时间进行止血;如果现场有人失去意识和呼吸,应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
五、事后协助
到达安全区后,应立即检查是否受伤;并积极向警察提供现场情况,协助警察调查。
特别提醒:在撤离现场时,不要盲目跟着拥挤的人群跑,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在教会孩子一些应急避险技巧的同时,学校也要做好如下工作:
1.全面加强校园安保措施,加强门卫值守和校园巡查警戒工作,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和幼儿入校(园)、离校(园)交接制度。强化外来人员登记和车辆、物品检查,严防不法分子和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2.配合公安机关认真落实上下学时段“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确保重点时段学校门口“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协助做好涉校涉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校园周边重点人员稳控工作,严防发生极端事件。
3.要以突发暴力伤害事件等为重点,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紧急避险教育,切实提升中小学生和幼儿自我保护意识、防护和逃生自救能力。要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和实操演练,提升危急时刻保护学生的能力。
最后我们还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辨别可疑人员,一旦发现身边有以下几种人,大家务必要远离: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
3.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4.在检查过程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5.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徘徊者。
6.其他疑似被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