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政务公开专栏 > 救灾领域 > 备灾管理 > 预警信息 > 正文

达州市达川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11月安全生产风险提示函

来源:达川区应急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3-11-03    点击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工作,区安办结合今年全区安全生产情况、当前气候特点、生产经营及群众性活动等因素对11月份安全生产工作风险进行了分析研判,现将有关情况提示如下。

11月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一)季节特点带来的安全风险。进入11月,季节变化,昼夜温差大,干燥、低温、浓雾等不良天气增多,高海拔山区易出现雨雪冰冻天气,路边结冰易滑,建筑施工领域高空作业易发生人员坠落伤亡事故,安全风险高。

(二)经济活动带来的安全风险。进入生产旺季,各类生产经营企业经营活动旺盛,加之“双十一”购物节,企业可能出现赶工期、抢进度、超能力生产等现象,加上秋雨绵绵,各重点行业领域风险变化多端,安全风险高。

二、11月份安全生产风险提示及工作建议

(一)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进入生产旺季,物流活动频繁,“双十一”物流包裹运输量呈“井喷式”增长。建筑施工领域抢工期、抢进度,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等运输需求大,易出现重型货车多拉快跑、超限超载、疲劳驾驶、侵占非机动车道等问题。秋季早晚易出现大雾、团雾天气,因能见度低导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加。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隐患源头治理,督促客货运源头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车辆超限超载出厂(站、场),严格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和动态监控,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公安交警部门要从严查处超速、超载、超限、超低速行驶、疲劳驾驶、酒驾、违规变道、非法改装、闯红灯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矿山安全风险。煤矿企业可能存在启封密闭作业方案不规范、瓦斯排放通风技术措施未落实、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测不到位、密闭巷道内顶板支护不到位、未控制风流排放等情况,瓦斯超限风险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督促煤矿企业规范矿井密闭管理,设置密闭外栅栏、警标,定期测定和分析密闭墙内外的气体成分、空气温度压力、瓦斯浓度和密闭墙墙体完好情况,强化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工作,严格遵守《四川省煤矿紧急避险撤人制度》严禁“一风吹”式排放,严防瓦斯超限。

(三)危化行业安全风险。秋冬季室外化工设备设施易发生冻凝,充装、倒灌、运输等作业过程安全风险增加。低温可能造成设备和金属构件产生变形、破裂,引发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四季度历来是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高发时段之一,需瞄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督促危化企业逐一落实安全管控措施,关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全链条、全周期安全重点整治情况,突出危化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扎实做好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工作,加强对化工装置开停车、试生产、特殊作业和检维修环节的安全管理,坚决杜绝泄露、燃爆等事故的发生。

(四)工贸行业安全风险。农村化粪池、污水池、地下管网的排污管道等在进行清淤工作时,存在着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风险。企业设备设施超负荷运载、人员超强度作业、正常工序流程被压缩、未按规程操作、培训教育未落实、危险作业风险辨识和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等,易发生安全事故。各地各部门要紧盯重点工贸企业维检修作业,动火、受限空间危险作业等重点环节,督促企业定期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自改,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警示提醒,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配足配齐应急救援物资,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五)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入年终阶段,建设施工领域施工单位超能力、超强度施工现象增多,赶工期、抢进度、搞突击的情况增加,可能导致大量人员、设备进入现场,临边和孔洞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坍塌、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起重机械伤害等事故易发多发。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督促工程建设企业重点注意防范赶工期带来的安全风险,强化现场管理,加大交叉作业管控力度,组织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持证上岗和危大工程作业审批,避免出现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防护措施跟不上,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不落实等问题,防范高坠、坍塌、机械伤害以及施工破坏地下管线等事故发生。

(六)城镇燃气安全风险。天气渐冷,居家关闭门窗、餐饮堂食场所增设门帘,人员安全用气意识淡薄,使用不合格燃气灶具阀和液化气钢瓶,胶管松动、老化、破损,加装但未使用燃气报警装置,未及时发现燃气泄漏,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和燃爆事故。各地各部门要督促燃气企业定期进行燃气入户安检,发现问题立即提醒燃气使用者,及时消除风险隐患,餐饮服务场所加强燃气使用安全管理,保持场所通风良好,严格使用燃气报警器及其切断装置,规范使用醇基燃料、生物油等“新型燃料”,多途径、多形式开展燃气安全知识宣讲,尤其是独居老人、液化气使用居民等,严防各类燃气安全事故。

(七)城乡消防安全风险。季节转变,天干物燥,室内易燃易爆物品随意堆积,用电用气、烤火做饭等行为增多,电线私拉乱接,电器超负荷运行,甚至在室内对电瓶车、移动电源充电而发生火灾事故,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施失效等容易导致火灾损失扩大,造成人员伤亡。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提醒群众自觉维护公共消防,不堵塞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禁止违章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严禁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或线路,严禁电动自行车在楼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消防通道充电,严防小火亡人事故发生。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经济冲刺、季节变化、“双十一”购物节等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进一步强化风险分析研判和工作安排部署,细化工作举措,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要以“119”消防宣传月活动为抓手,围绕群众身边的火灾风险多方式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切实消除事故隐患。要做好值班备勤和应急准备,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响应、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达州市达川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311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