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提案议案 > 政协提案 > 正文

达州市达川区乡村振兴局关于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第118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来源:区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3-06-30    点击数:

覃道相委员:

  您在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万企兴万村方面的建议》(第11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22年以来,按照省、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统一安排部署,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达川区以乡村振兴重点村、脱贫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为重点,以“产业对接、共赢发展”为目标,积极引导全区民营企业参与村企结对共建,投身乡村振兴,共组织动员65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分别与25个重点帮扶村、2个实践示范村开展“村企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已建设产业项目44个,项目投资6844万余元,通过各类公益捐赠60余万元;吸纳村民签约务工180余人,工资收入近700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了“万企兴万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黄聃,区工商联主席刘晓梅担任组长,设立办事机构,明确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日常工作联络人,完善运转机制。

  (二)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达州市达川区“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帮扶途径、实施进度和保障措施等。

  (三)建立帮扶机制。出台了《达州市达川区“万企兴万村”行动帮扶结对方案》,通过广泛宣传,组织动员我区60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分别与25个村开展企村结对帮扶工作,企业积极与结对村开展各种采购帮扶行动。

  (四)注重示范引领。我区坚持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突出位置。一是对“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帮扶项目进行重新梳理,持续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通过村、企摸排走访,进一步巩固村企结对关系,把精准扶贫行动中的优质项目纳入“万企兴万村”行动“兴村”项目。二是动员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因村因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新一轮村企结对共建活动。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努力方向

  民营企业在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存在政策供给“空白”、要素保障“欠缺”等瓶颈问题,需要进一步鼓励引导企业实现实质性“破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开展就业帮扶方面

  1.坚持问题导向,多举措及时帮扶。一是建设就业帮扶车间,促进脱贫劳动者就近就业。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有条件的脱贫村建设就业帮扶车间,目前正在运行的就业帮扶车间共10家,分布在石桥、石梯等地。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就业帮扶蓄能攒劲。根据劳动力自身条件和企业用工需求,精心设置培训项目,专业方向主要为农村实用技术、通用工种、就业帮扶车间岗前培训三大类,面向农村特色产业、农村电商业、家政服务业、中式烹调等开展培训。同时,加大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的宣传。通过推送“学习强国”技能频道、“中国职业培训在线”等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传到农民工技能培训群、全区农民工服务工作群、微信朋友圈等,让广大农民工能及时参加线上最新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为外出务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供需有效衔接。加大品牌培训工种与企业用工需求的有效衔接,多方搜集企业用工信息,到企业进行用工需求调查;深入乡镇了解农民工的就业愿望,外出务工打算,技能水平等情况,并印发了《关于报送2023年度劳务品牌培训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计划的通知》,让各乡镇(街道)农民工服务中心征求农民工的培训意愿。根据所掌握的用工信息和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确定培训项目和选择培训工种,进行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引导职业培训机构开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工种,把培训和输出更好的结合起来,为农村劳动力送上一把外出务工的“金钥匙”,帮助他们打开务工和增收之门。

  4.努力提高农民工参训积极性。在政策和相关规定范围内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自觉参训的主动性,提高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认同感。在每期技能培训开班、督查、结业时,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提升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开展消费帮扶方面

  1.拓展销售渠道

  一是深化“农业发展公司+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发展模式,开展本地农产品进机关、进校园、进医院、进企业、进市场“五进”活动,构建“园区共建、按单生产、直供直销”的产销联动体系,进一步拓宽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二是推行区上服务中心+乡镇配送服务站+村上服务点的电商销售模式,积极开展电商平台、网络直销、微商、朋友圈、社区团购等进行销售。目前已建成1家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三是组织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截至目前已组织10余家企业参加第十二届四川国际茶博会、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展示展销活动,展示达川区农产品种类10余个,涉及乌梅系列、青花椒、茶叶、大米、桑葚系列等产品,销售金额达到10余万元,拓宽企业农产品销售渠道。

  2.强化打造品牌建设

  一是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深入推进达川乌梅、达川贡米、达川青花椒、达川晚熟柑橘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强化农产品绿色、有机原料生产基地认证与保护,完善“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登记保护、农产品防伪标识使用和证后监管,目前达川区“三品一标”产品4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产品1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米城大米、达川乌梅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

  二是加强地方特色品牌培育依托达州市“巴山食荟”进行区域公用品牌推介、销售达川区的农产品,围绕达川区畜产品、茶叶、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和大企业支撑大品牌策略,全区培育“川凤”大米、“乌梅山”乌梅酒、“春申天禾”茶叶全区培育“川凤”大米、“乌梅山”乌梅酒、“春申天禾”茶叶、“米城寨有机高山大米”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共20余个。

  (三)参与乡村建设方面

  一是提高民营企业的积极性。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及乡梓情怀,以自主选择为主、摊派任务为辅,优化结对形式。做到村企共同受益、抱团发展。对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予以倾斜,提升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积极性,区级各部门积极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在参与“万企兴万村”的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呼吁更多的区内外民营企业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营造全民参与乡村振兴氛围。

  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加快制定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出台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措施,做好切合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设计,建立健全企业精准服务机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参与乡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中的信心和底气,为助力乡村振兴夯实物质基础。

  三是着力强化要素保障。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还应强化要素支持,着力解决企业土地、融资、用能、税费、人才等难题,聚集优质要素助力企业发展。在用地问题上,通过土地集约化利用、流转等方式,着力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土地问题。

  四是推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融合、村企融合为方向,充分发挥农业、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的联动优势,突出民营企业的特点优势,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结合乡村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就地就业等方式,强化利益联结,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村企共赢、助农增收,不断释放民营企业的活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达川区乡村振兴局

  2023年6月30日


                                 (联系人:唐小惠,联系电话:153901225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