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渡市镇:铁腕出击,筑牢粮食安全“耕”基
仓廪实而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更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安全,渡市镇党委政府立足“三个到位”,守牢耕地红线。
一、认识到位。“耕地保护”一直是镇党委政府的重心工作之一,我们始终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时代使命,对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坚持巡查、制止、惩处、整改工作机制。成立耕地保护领导小组,明确具体工作责任人。
二、组织到位。镇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抓落实的主体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政策配套到位,力量配置到位,督察跟踪到位。镇党委书记坚持亲力亲为、亲自挂帅,切实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到项目、到人头,统筹指导整改工作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整改落实。
三、措施到位。欲尽其责,必尽其方,多措并举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强调既要见成效,更要注重长效,坚决杜绝“一阵风式”运动式整改,杜绝整改表面“绣花”功夫。强调全面摸排,坚持“脚底有泥,心中有底”原则,领导小组带队,组织驻村干部组精干力量深入赖子河沟实地勘察,拉网拉线,利用专业软件导出二调、三调数据和高清影像,对全面摸排赖子河沟耕地斑图建立精细化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强化技术指导,部门协同,邀请地质专业人员实地勘察,对土地资源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预估工作量,推进制定精细的赖子河沟耕地复垦整改计划。强调分类整改,赖子河沟作为重点整改项目,将其摸排斑图地图进行梳理分类,区分情况、坚持因“块”施策、对症整改,着力提升整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进度与成本兼容并蓄,既要强调整改进度的有序推进,更要注重整改过程成本的优化和控制,实行“人机合作”模式,通过“机械+人工”的方式,人力挖掘较小面积地块,机械负责挖掘地情复杂地块,两相结合攻坚完成耕地找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