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川港合作,打开产业升级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依托制造业的独特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近年来,全省经济合作系统靶向发力,将香港作为高水平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切入点,1-7月,香港地区在川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机构)达到180家。
在南充市高坪区溢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能够看到企业的主打产品——电阻,它广泛应用于高端计算机,智能设备,医疗设备等领域。作为香港电阻集团在中国大陆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今年,南充工厂预计将实现年产值3亿元。南充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梅晓飞表示,通过专人专班跟踪服务,兑付外资项目各类奖补资金,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推进。
溢辉电子只是川港投资合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四川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截至今年7月,香港地区在川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和机构6637家。在达州,香港天宝集团在大竹县设立了他们的西部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天宝锦湖公司,目前,企业新的两条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生产线顺利投产,预计将实现年产值约1亿元。
达州市天宝锦湖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于雷介绍,通过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落地,还能够把配套供应商相应地带到大竹发展,对上游供应商进行整合,在四川大竹实现了本地化采购。达州市天宝锦湖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力提出,通过蓉港高铁把两地紧密衔接,加大了人员、货物、企业的相互联系,让更多的港资企业了解四川的投资环境,增加了港资企业到四川投资的信心与热情。
从投厂房、投生产线向投研发中心、投产业链转型发展,港资企业加速布局四川。在德阳中江,港资企业光大环境总投资2.8亿元的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光大新能源(中江)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丁全财表示,整个项目全面投产后,每年可消纳30万吨农林及生活废弃物,向电网提供绿色电力约3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万吨。接下来,光大环境还将持续推进高品质蒸汽供热等高能级项目,以技术革新,助力德阳凯州新城早日建成“零碳产业园”。光大新能源(中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桥介绍到,光大环境深耕环保产业20年,未来预计集团还将在四川投资30亿元的绿色环保产业,持续深化川港合作,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川港投资合作也更具强劲生命力。今年1-7月,香港地区在川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机构)180家。
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进一步用好用足香港在金融贸易服务,国际物流中转,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工具箱”作用,同时借助香港发挥国际大循环“中介人”作用,引导更多香港知名企业和国际资本来川投资兴业助力我省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