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回应关切 > 正文

达州市达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政协达川区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 会议提案第003号办理情况的复函(A)

来源:达川区经信局     发布日期:2022-07-19    点击数:

​达川经信函〔2022〕77号

杜斌委员:

您好!您在政协达川区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区扩位,重塑产业,推动达川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第003号)我单位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2021年,全区9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7.6亿元,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8.4%,地面企业产值累计增长28.1%。2022年“建区扩位”后划出28家工业企业,其中煤炭挖掘企业4家、洗选行业6家,划出企业产值占比超过30%以上,给达川工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二、工业经济发展新思路

(一)提高认识,理清思路。达川面对工业底子薄、结构差、产业弱等主要难题,结合现有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等潜在优势基础上,坚定“制造强区”战略,专注做强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三类主导产业,结合“两区多园”发展规划,持续完善工业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融合。

(二)招大引强,提速增效。着力推动制造业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开展招商总动员,以入驻百马产业新区集聚地位主体,提升绿色建材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驻数量,力争实现园区产值新突破。在现有建材加工、陶瓷、智能装备等产业优势基础上,加快园区腾笼换鸟和升级,推动智能化、产业化、绿色化集聚发展。

(三)强化保障,创新培育。抢抓政策落实,加快推进达川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积极向省、市争取更多工业产业优惠政策支撑,推动产业新区尽快见效。狠抓政策保障,加大工业企业普惠性政策力度,出台扶持工业企业发展举措,在税收、土地、标准厂房、水电气等基本要素保障上给予重点倾斜和保障。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精选培优对象,采取领导挂包、分类指导等方式,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深化“放管服”改革,定期开展“企业接待日”等活动,主动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对难点重点问题,建立部门定期联席会商制度,实行跟踪督办。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达州市达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14日

 

(联系人:刘金梦,联系电话:1842839231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