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四举措”优化就业创业软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这既为新时代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向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着力精准谋划、精准施策、精准驱动,不断创新达川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新模式,积极促进更加充分就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是政策扶持“引路”。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就业创业政策、资金、项目的促进作用,积极为创业人员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协调落实有关政策,为各类就业创业人群提供政策咨询和便利措施,优化就业创业环境;通过系列政策红利为各类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群体创造就业创业机会,畅通就业渠道。
二是重点援助“护航”。紧扣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转移就业需求,坚持“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工作思路,主动作为,通过发放社保补贴、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和就业见习补贴等务实举措,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逐步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
三是技能提升“助力”。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和市场需求旺盛行业设计培训内容,采取订单、定向等培训模式,着力打造区域培训品牌,逐步建立起定向培训与定向输出紧密衔接的工作机制;常年开设免费创业培训班,并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创业贷款、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提升有创业意愿人群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是转移就业“搭台”。分片开展大型的“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和实施流动、小型、巡回式招聘活动促进就业;适时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温暖回家路”等专项活动搭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平台;继续深化与重庆九龙坡区、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区、成都市郫都区的劳务合作对接,促进转移就业,实现劳务增收;加快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吸纳更多就业困难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