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主动公开 > 部门动态 > 正文

达川区林业开发与保护中心荣获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20周年先进单位表彰

来源:区林业开发与保护中心     发布日期:2019-10-21    点击数:

近日,四川省对全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20周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达川区林业开发与保护中心被表彰为先进单位,中心造林绿化股股长张智能、原麻柳林业站站长刘兴学两人被表彰为先进个人。

自2001年试点退耕还林以来,达川区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2.65万亩,实现了山川变绿、生态变优、群众增收,确保了“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为全区成功脱贫摘帽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领导重视,推动有力。达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将其纳入区政府对乡镇政府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并与工程乡镇政府签订退耕还林工作目标责任书,每年区财政专门预算10万元工作经费作保障,区政府出台了退耕还林工作一系列文件,区林业开发与保护中心(承接原区林业局职能)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各乡镇因地制宜、积极参与,有力地推动了退耕还林工作稳步实施。

机构健全,运行规范。专设退耕办,落实5人专门负责退耕还林日常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总结并创新了退耕还林实施“七步走”工作法,即“一初定,二摸清,三核实,四同步,五实施,六检查,七兑现”,制定了《达川区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兑现程序规定》,以此来规范和指导全区退耕还林工作,确保退耕面积落实,保障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受到了国家级和省级退耕还林阶段性检查验收专家的高度肯定。

管护良好,成效明显。该区前一轮实施的项目,均已郁闭成林,发挥了较好的生态屏障作用。经济林也已相继发挥经济效益,为助力脱贫奔康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全区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及后续产业建设,新建和改建青花椒、乌梅等特色林业产业基地2万亩,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受益群众20余万人,退耕还林真正成为了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