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农业农村局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育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11月18日,达川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新创业班”培训学习圆满结束,共培育“创新创业类”新型职业农民46名。
本期培育学习为期14天,包含授课交流、生产实训、观摩学习三个环节。
在授课交流环节,达川区农业农村局邀请了中国农科院成都农业研究所研究员胡永松、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邓代云等资深专家就品牌创建、农业植保、乡村振兴、农村电商等课题进行了为期5天的理论培训。授课老师风趣的语言、严谨的理论、精彩的讲解、积极的互动交流,提升了学员技能,启迪了学员思维,坚定了学员信心,激发了学员的创业创新激情。
生产实训环节,达川区农业农村局结合达川区特色农业产业与学员生产实际,组织专家到平滩、大树、安仁等乡镇现场调研、指导,就果树栽培、畜禽、水产养殖、中蜂管理、食用菌生产与加工等特色产业进行了现场技术示范,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在平滩学员周厚光的450亩红心柚种植基地,对业主、周边学员、所在村社干部进行了现场培训,就果园存在问题提出了适用的解决办法,就基地进一步盘活资产、发展壮大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观摩学习环节,达川区农业农村局精心策划,带领学员远赴成都,参观了眉山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柑橘丰产示范园、泡菜生产基地、泡菜博览城和崇州市土而奇农庄、10万亩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基地。参观地科学的种养模式开阔了学员视野。在学习现场,土专家冉启斌就他的土而奇农庄创建之路及“果—草—蚯蚓—鸡”循环绿色农业的实施进行了生动幽默的讲解,使学员们在笑声中增长了见识,他的“土鸡不上果树、透明拦网不外飞”的绝招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崇州市农业农村局产业科科长易红梅详细介绍了10万亩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创新的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破解了农民土地“谁来种,谁来管”等制约因素;眉山市东坡区经作站研究员陈天清现场讲解了果树育苗、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特别是果树的高枝换接技术对达川区老旧果园改造、实现1年内投产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使学员受益匪浅。
通过本期培训,进一步壮大了达川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助推全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