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主动公开 > 部门动态 > 正文

达川区疾控中心退伍军人的战“疫”守护

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2020-02-21    点击数:

​​为了保家卫国,他们将青春奉献在军营里;为了全面小康,他们一头扎进贫困村里;为了抗击疫情,他们奋力拼搏在第一线。他们褪去军装,但不退军人本色,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就是达川区疾控中心的退伍军人。

任明迅,中共党员,现任疫情防控期间流调第四组组长,从一名军人到一名防疫专业人员的转变,完美阐释了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品质。他曾在脱贫攻坚战中担任桥湾镇亮垭村驻村第一书记三年之久,带领全村于2018年脱贫摘帽,先后获得过优秀第一书记和达川区十大乡贤等称号。在本次战“疫”中,他带领组员奋战在一线,出色的完成指挥部交派的各项流调和追踪任务。

谢龙江,达川区疾控中心派驻凉山州综合帮扶队员,现任凉山州盐源县大草乡卫生院常务副院长,曾参加过5.12汶川地震灾后消杀工作。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在凉山州立即安排组织卫生院开展好疫情防控工作,并亲自背上喷雾器到一线开展防疫消杀工作。整个春节都在一线,顾不上家,只能通过电话给家里报个平安。

陈明渠,达川区疾控中心派驻凉山州喜德县米市镇综合帮扶人员,负责该镇禁毒工作。据了解,当疫情发生后,他主动申请和当地干部一起站岗执勤,并对进出米市镇的群众进行疫情宣传教育。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很难回一次家,原计划春节回来看看家人,也只能通过电话、视频和家人报个平安。

 邹才荣,共产党员,达川区疾控中心扶贫工作“专业户”,扶贫足迹遍布安云乡、堡子镇、桥湾镇等多个地方,因为做群众工作很有一套,深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他在达川区疾控中心参加过非典、禽流感、甲流感等一系列疫情抗击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担任宣教组组长,带着自己的小组迅速赶制了一大批通俗易懂的宣传单页、海报、视频,并组织人员发放到各乡镇、街道、社区和群众手中。截至目前,宣教组累计发放宣传单页22万余张,海报500余张,电子宣传视频90余个,快速提高了全区群众疫情防控知识知晓率,引导人民群众积极配合疫情防控。

蒲晓诚,共产党员,从部队退伍后就立刻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2015年他被组织任命为达川区疾控中心驻桥湾镇瑶坪村第一书记,在他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庭院经济、进行危改和易地搬迁、修建村社道路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就使瑶坪村脱贫摘帽。在新冠肺炎疫情歼灭战中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先是在消杀组工作,后因流调任务加重,人手不足,他又调到流调组工作。无论在哪里他都肯拼肯干,为了尽快将流调情况上报指挥部以便及时作出处置决策,他都是在流调结束后立即填写好流调个案报告,因此经常出现他在车头上写报告的场景。

蒲晓诚、杨陈、王绍林等这些退伍老兵是达川区疾控中心消杀组成员,他们接下的是防疫工作最苦最累的工作,每天都要背着重约40斤的喷雾器对我区疫情防控重点区域开展例行消毒消杀,因为防护服不透气,每次消杀结束,他们里面的衣服都会湿透。他们每天消杀面积都在万余平米,截至目前他们消杀组已经累计消杀320500平方米。

郑仕均、李斌、王刚三位老兵驾驶员,自疫情暴发后,为确保疫情处置的及时性,他们二十四小时待命。为养足精神,确保行车安全,在值班室搭起简易床,以单位为家。疫情处置期间,他们每天平均出车12次,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动疫情处置车辆361车次。

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从军营到地方,从人民子弟兵到疾控人,以军人的姿态,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延续着军人的铮铮誓言!



分享到: